歡迎來到金壇區(qū)教師發(fā)展中心!

常州教育  |  常州教科院  |  郵件中心  |  協(xié)同辦公  |  返回教育服務中心

您現(xiàn)在的位置:教師發(fā)展中心>>學科動態(tài)>>綜合研訓>>幼兒教育>> 文章
從科學概念的形成看幼兒科學教育活動的組織——由一則科學教育活動案例談起

發(fā)布時間:2017-12-12    信息發(fā)布:無    瀏覽量:2047次

概念是人腦對客觀事物本質特征的認識或是代表一類享有共同特征的人、物體、事物或觀念的符號。作為一種認識,其本身意味著一種屬于抽象范疇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作為一種符號,其性質也是內涵大,外延小的。由于幼兒知識經驗不足,認識水平有限,所以幼兒不可能獲得真正的概念,而只能對事物共同特征作一種簡單的、較低層次上的概括。維果斯基和皮亞杰等發(fā)展心理學家認為,學齡前和小學階段的課程都必須是在一個“前概念”的水平層次上。幼兒通過實際中的大量同類事物的不同例證,以歸納的方式獨立發(fā)現(xiàn)這類事物的關鍵或共同特征,從而獲得某些初級的科學概念,這就是幼兒科學概念的形成。 心理學研究表明:“幼兒概念形成經歷以下幾個階段:某個或某些熟悉的事物→某些實物比較凸現(xiàn)的特征(尤其是功用上的特征)→某些實物若干特征的總和(只限于所熟悉的事物的某些外部的特征)→某個實物概念的本質特征?!盵1]這四個階段是一個不斷充實、改造與完善的過程,即從不理解到根據事物的表面特征進行描述,再到抓住事物的部分本質特征,最后到掌握事物的全部本質特征。 由于幼兒認知能力的發(fā)展還處于初級水平,如果單純地向他們講述概念的關鍵特征,很難讓他們對某一科學概念的含義有準確的理解。[2]正如維果斯基在《思維與語言》中指出的:“實踐經驗表明,概念的直接教授是不可能的,也是沒有效果的。”[3]這就是說,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幼兒形成初級的科學概念,就要遵循概念形成的規(guī)律。 通過對幼兒生活經驗的觀察,中班教師為幼兒精心設計并組織了一次“褪色和染色”的科學教育活動。幫助幼兒形成對“褪色和染色”概念的正確理解是本次活動重要目標之一。教師為幼兒提供了紅色皺紙、紅色塑料玩具、紅色粉筆、白色紗布,每人一份實驗記錄卡等材料。教師先向幼兒演示了紅色皺紙在水中褪色的現(xiàn)象,再將紗布放入紅色水中,此時,幼兒發(fā)現(xiàn)白色紗布被染成了紅色。接著,教師讓幼兒親自動手,對多種材料進行實驗、觀察和記錄。幼兒在動手操作之后,認識了一些具有褪色特征的材料,并且觀察到了染色現(xiàn)象。 在這樣的一則科學教育活動中,有幾個問題是教師必須要考慮的:如何幫助幼兒形成“褪色和染色”的概念?幼兒是如何獲得科學概念的?如果幼兒要形成正確的關于“褪色和染色”的概念,科學教育活動需要如何組織才是最有效的? 一、生活化的活動主題 幼兒的科學概念是在其感性經驗的基礎上形成的,因此,教師在引導幼兒進行科學教育活動時,所選的活動主題不能脫離幼兒生活中所熟悉的事物和現(xiàn)象,主題之間要構成有機的整體,讓幼兒在操作中獲得對事物的認識。 在選擇和確定活動主題時,教師首先要認真分析所選主題是否符合所在班級幼兒的認識水平和認識興趣,是否適合本班大多數(shù)幼兒現(xiàn)有發(fā)展水平;這一科學現(xiàn)象中所蘊含的原理幼兒能否理解和接受;提供的操作材料能否引起幼兒的興趣;實驗的難度是否適合幼兒等。提倡活動主題生活化就是說,應該選取符合幼兒心理特點和接受能力的、貼近幼兒生活、富有生活情趣、對幼兒生活具有指導意義的主題。這樣的主題不僅有利于幼兒理解,同時也為幼兒內化科學知識、經驗提供了前提和可能。只有幼兒之前體驗過所探討的科學問題,他們才可能對這個科學問題感興趣并且能夠積極地參與和探索。 如“褪色和染色”這一活動案例,源自“三八”婦女節(jié)那天。教師教幼兒用紅色皺紙疊一朵小紅花送給媽媽,在手工制作的過程中,有些幼兒的手指被紅色皺紙染成了紅色,但不知道其中的原因;教師還發(fā)現(xiàn),有的幼兒在生活中注意到,有些深色的衣服在洗干凈之后,顏色好像變淡了一點,對這一現(xiàn)象,他們都很好奇。針對這兩個生活中常見的現(xiàn)象,教師將它們巧妙結合在一起,設計了“褪色和染色”科學教育活動。 幼兒對一個科學概念的理解和認知要通過無數(shù)次的實驗、觀察和感受,僅通過一次活動當然無法形成正確的幼兒科學概念。所以,教師在選定一個主題后,可以適時、適當?shù)貙⒒顒又黝}深入開展下去。如何使活動主題系列化?這要求教師要處理好預設與生成的關系。目前,科學教育活動大多是教師預先設計好的,預設活動雖然目的性較強,教師相對容易把握,但幼兒僅僅解決了預設的問題是不夠的。他們在探索的過程中會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如果教師僅局限于完成預定的教育任務,而無視幼兒其他的問題,這樣會造成幼兒只知道表象,中斷探索的興趣,科學概念也就無法形成。 在幼兒進行實驗的過程中,教師要仔細觀察幼兒在實驗過程中的表現(xiàn)以及興趣所在,了解他們所提出的問題。根據觀察到的信息,教師可以在預設的基礎上生成系列活動。由于生成的系列活動能使幼兒從一個經驗引出許多相關的科學經驗,這樣幼兒就會逐漸形成某一初級的科學概念。如在“褪色和染色”的科學活動中,幼兒觀察到了紅色皺紙在水中的褪色現(xiàn)象和白色紗布在紅水中的染色現(xiàn)象,有的幼兒就提出:“其他的紙在水中也會褪色嗎?”“黃顏色的紗布在紅水中會被染成什么顏色呢?”“好多種顏色混合在一起會是什么顏色呢?”教師應該關注這些問題,在下次科學活動中,就可以設計一系列關于“顏色混合”的活動,不斷激發(fā)幼兒探究“褪色和染色”現(xiàn)象的興趣。 二、活動材料的合理投放 在科學教育活動中,材料的合理投放是關鍵。為幼兒提供豐富的、結構性的材料,有利于激發(fā)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使他們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聰明才智,投入到科學實驗中,成為科學活動的主體。 首先,教師所選擇的探究材料應該來自幼兒的生活、是幼兒非常熟悉的。在“褪色和染色”活動中,活動主題來源于幼兒的日常生活,而在該實驗中,教師卻提供了紅色皺紙、紅粉筆、紅色塑料玩具、白色紗布這些材料。如果教師能夠選取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用材料,如容易褪色的衣服、洗衣粉等,幼兒在實驗過程中就能夠積極地運用他們已經積累的生活經驗。 第二,幼兒是在無數(shù)次操作中積累科學經驗,形成初級科學概念的。這就要求教師在科學活動中要為幼兒提供豐富的具有結構性的材料。材料的豐富性不僅僅是數(shù)量多少的問題,提供的材料還要能全面反映、說明某一類科學現(xiàn)象。因此,教師在材料選擇時要“擇優(yōu)而選”,可以選擇一些特征較明顯的、能充分說明某一類科學現(xiàn)象的。 第三,材料的可操作性指材料容易引發(fā)主客體的相互作用,幼兒作用于材料所產生的結果能夠明顯地被觀察到,且結果立即出現(xiàn)。如在“褪色和染色”活動中,提供各種顏色的皺紙、容易褪色的衣服等褪色材料就比較好,但提供不易褪色的各種塑料玩具就不能讓幼兒感受到褪色現(xiàn)象。還如在“沉浮”試驗中,最好不要選擇糖、鹽等遇水就會溶解或塑料袋這種沉浮不明顯的材料,像鐵塊、木塊、乒乓球等就是比較合適的探究材料。 三、在活動過程中提供必要的支持 幼兒在學習過程中是需要充足的“反應時間和空間”的。[4]通過自己的感官去觸摸、感受、想象、思考、驗證,這種主體活動經驗的積累是幼兒自主性發(fā)展的根本,外界再多的刺激和推動也代替不了幼兒對自身心理結構的運轉與操作,教師更不能用“拔苗助長”的方式人為地將這種運轉加快或提前。皮亞杰認為,“幼兒本身就有將自身經驗進行建構的能力,由于受外界環(huán)境的刺激,前一階段的建構出現(xiàn)了不均衡,由此又產生了再建構的行為,繼而形成了一個更高層次的均衡心理結構”。[5] 在“褪色和染色”的實驗中,教師給予幼兒充足的探究時間,每個幼兒都積極參與其中,充分發(fā)表自己的意見,互相啟發(fā)和交流探索的方法,同時,教師也來到幼兒當中,和他們一起觀察,耐心詢問每位幼兒的實驗結果。還有一些幼兒告訴教師:“紅色皺紙放得越多,水就越紅,紗布被染的顏色就越深?!比绻處煕]有給予他們足夠的觀察時間,幼兒也難以形成這樣的概括。 教師還要為幼兒的探索創(chuàng)設支持性的活動環(huán)境。“幼兒時期,各種知識、經驗以及能力都相對較少,思維特點帶有明顯的形象性,各種概念的形成,必須建立在大量感知的基礎上?!盵6]支持性活動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要求教師根據幼兒的需要,對課堂環(huán)境進行調整,允許幼兒按照自己的經驗改造環(huán)境,讓幼兒成為環(huán)境的主人。一個良好的活動環(huán)境,不僅可以激發(fā)幼兒的思考,幫助幼兒獲得有益的經驗,還能促進幼兒之間的交往與互動,使他們真正成為生活、學習的“主人”。 教師要給予幼兒適時的情感支持,特別在幼兒遇到困難、實驗難以持續(xù)下去時。在幼兒進行探究的過程中,教師一般采取設置障礙等方法讓幼兒面對適度的困難,讓幼兒在其中獲得一定的克服困難的能力和毅力,提高探究的興趣。為了促成這種學習,教師應耐心觀察,在適當?shù)臅r候,恰當?shù)剡\用鼓勵、表揚等手段,使幼兒的學習熱情保持最佳的狀態(tài),并引導幼兒追求克服困難的成功體驗,體會解決問題的滿足感。 我們所強調的“以幼兒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是指教師要通過引導幼兒主動學習從而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在科學教育活動中,教師不是直接把知識傳授給幼兒,而是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幼兒認知的特點,引導幼兒通過直接操作、觀察、討論等途徑,去探索、發(fā)現(xiàn)知識。在科學實驗的過程中,我們常常發(fā)現(xiàn),幼兒的注意力不能長時間集中,不可能獨立持久地對某一問題進行探究,一旦遇到困難,有可能放棄,所以教師的引導就顯得特別重要。 四、科學地進行實驗記錄 在設計科學活動時,教師應當考慮:有沒有必要讓幼兒在實驗的過程中進行記錄;記錄的價值何在;如果需要記錄,如何安排記錄等問題。我們在“褪色和染色”的科學活動中看到,由于有兩種基本科學現(xiàn)象需要觀察,又有好幾種材料需要操作,教師要求幼兒每進行一次實驗,操作完一種材料就要記錄結果,這影響了幼兒對“褪色和染色”現(xiàn)象的充分觀察。從幼兒科學概念形成的角度來看,科學活動記錄有以下兩種情況: 1.延續(xù)性實驗記錄 延續(xù)性實驗記錄主要指那些反映事物發(fā)展變化過程的記錄,如植物生長記錄等。觀察植物生長的過程中,幼兒每天都有新的發(fā)現(xiàn)、新的問題,這時候,教師就應該讓幼兒每天堅持進行記錄,統(tǒng)一記錄的基本方法,并且讓幼兒相互討論,取長補短。通過詳細的觀察記錄,幼兒能很清晰地了解植物生長的整個過程,教師在此基礎上再進行進一步的總結與修正,植物生長的概念也就自然在幼兒的腦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對比性實驗記錄 對比性實驗記錄是指通過對比性實驗獲得某種科學結論的記錄。如“不同條件下種子發(fā)芽的實驗”“不同溫度下冰塊融化的實驗”。這類活動就需要幼兒記錄實驗條件和實驗結果,從對比中理解某種科學現(xiàn)象。 在其他科學活動中,如培養(yǎng)幼兒探究的興趣、發(fā)現(xiàn)新的探究方法等活動,不一定強制規(guī)定幼兒隨時記錄,因為此時的記錄會影響幼兒的探究和思考。所以,教師在不同的科學活動中,要根據活動的性質、目的和任務,決定是否需要幼兒進行記錄。

昨天訪問: 198843 ?| ?今天訪問: 81340 ?| ?本月訪問: 5257753 ?| ?上月訪問: 7284884 ?| ?訪問總數(shù): 198419104

?

Copyright? 2019-2024 金壇教育服務 蘇ICP備0602307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