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7-12-12 信息發(fā)布:無 瀏覽量:1001次
12月16日 ,小學科學“做中學”推廣運用研討活動在金壇市金城鎮(zhèn)中心小學舉行,全市百余名教師和市研訓中心姚愛祥老師參加此次活動。
在市研訓中心的關(guān)心和指導(dǎo)下,金壇市金城鎮(zhèn)中心小學于2004年作為市首批常州市“做中學”項目實驗學校,先行在小學科學課程開展開展了基礎(chǔ)性實驗研究,并取得了顯著成果。在項目實驗的帶動下,學??茖W教師的專業(yè)成長和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都取得了較大的成績。“做中學”作為一種研究性學習的方法,對于培養(yǎng)學生探究能力,養(yǎng)成自我探究的意識,在自我體驗中快樂學習具有重要意義。作為一種教學理念,適用于新課程改革。我們希望能把科學課堂帶來的變化,“做中學”思想精髓,推廣運用到數(shù)學、語文、英語、思品等課程改革中來。在此基礎(chǔ)上,學校于2008年成立了省“十一五規(guī)劃”立項課題《“做中學”在小學教學中運用的研究》,本次的“做中學”推廣運用活動,就是將學校一年來“做中學”在其它學科課程教學改革中運用情況的一次全面展示。
本次階段成果展示活動,先分別觀摩了孫榮芳老師的《林沖棒打洪教頭》、袁梅生老師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黃海燕老師的《研究透鏡》。三節(jié)課分別從語文、數(shù)學、科學不同課程的視角,向全市的老師展示了“做中學”理念。精彩“做中學”活動,讓與會的老師感受到:聽課感覺不一樣了,感覺課堂時間短了。教師的時間少了,學生的時間多了。教師活動少了,學生的活動多了、感情豐富了、體驗深刻了、交流欲望更強了。
做中學在語文教學中運用:孫老師執(zhí)教的蘇教版語文第九冊《林沖棒打洪教頭》以拓展閱讀為載體,充分體現(xiàn)了語文課堂“做”中學的理念。用豐富多彩的形式讓學生獲得了知識,體驗到探究的快樂。師生一起歸納、整理水滸英雄人物資料,做英雄人物泥塑,畫連環(huán)畫,閱讀寫批注,做水滸兵器。充分利用主題學習館,對水滸人物深入研究,讓學生獲得親自參與探索的積極體驗。
通過“做”,培養(yǎng)了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以及相互交流、合作的精神,形成勤于動手、樂于探究的學習品格。通過“做”,創(chuàng)設(shè)閱讀情境,啟發(fā)學生多思、多想、多問、多說,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多角度多元化的解讀水滸人物的內(nèi)涵,讓學生成為”閱讀的主人;通過“做”,不僅調(diào)動了學生的寫作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更豐富了學生的寫作素材。不僅學生個體的學習需要得到滿足,學生的資源又得以共享,各種語文能力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做中學在數(shù)學教學中運用:袁老師執(zhí)教的蘇教版數(shù)學第五冊《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學生的探索、驗證為載體,讓學生親歷了“做”數(shù)學的過程。由學生提出研究的問題——長方形和正方形邊和角的特征,到作出猜測,再到通過動手:折一折、量一量、畫一畫,進行多種方法的驗證,學生趣味盎然。拓展練習部分,巧妙運用猜測游戲活動和教師精彩的演示,將課堂教學活動推向高潮。
做中學在科學教學中運用:黃老師執(zhí)教的蘇教版科學五上《研究透鏡》。以教材為基礎(chǔ),黃老師用開放的課程觀對文本作了深入的解讀,基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探究的點小而深。在研究了解凸透鏡的三大作用基礎(chǔ)上,引出對凹透鏡的研究。通過對比,學生更為全面地認識了不同類型的透鏡,其功能和原理有著本質(zhì)的不同,再拓展到生活運用上也就水到渠成。使學生不僅知其然,還知其所以然。
最后,課題負責人戴振華老師,以“讓‘做中學’成為一種課程文化”為題,就課題的研究情況作了匯報。從課題的背景、課題的目標、組織,核心概念的解讀、實施過程、調(diào)查分析,困惑及調(diào)整、階段性成果等方面作了匯報。本次“做中學”推廣運用活動,既是課題研究階段成果的展示,又是對“做中學”推廣運用的一次促進。讓“做中學”成為一種課程文化,應(yīng)成為當前“減負增效”背景下,打造高效課堂,讓學生樂學、想學的理性追求。
昨天訪問: 462757 ?| ?今天訪問: 78783 ?| ?本月訪問: 5695674 ?| ?上月訪問: 9658962 ?| ?訪問總數(shù): 222390720
?Copyright? 2019-2024 金壇教育服務(wù) 蘇ICP備0602307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