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7-12-12 信息發(fā)布:無 瀏覽量:1023次
讓我們來尋根
——記金壇區(qū)“大德育”推進研究課題組第27次活動
沐浴著陽光,浸潤著桂香,感受著秋風,10月26日下午,“大德育”推進研究課題組成員齊聚岸頭實驗學校小學部,開展了組內第27次活動。
首先由課題組王慧娟老師為大家執(zhí)教了《道德與法治》二上第7課《愛護動物》,“音樂廳”播放保護動物的公益歌曲導入新課,“游樂場”中與小朋友玩猜謎游戲,游戲中學生明確生產生活中動物發(fā)揮的作用,總結出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知識窗”:小朋友介紹動物本領,之后引導他們觀察分析人類向動物學習的現(xiàn)象,知道動物也是人類的好老師;“觀察哨”中批評指出人類傷害動物的行為;“法制窗”了解法律知識并制定《愛護動物公約》;“體驗館”集體認養(yǎng)小金魚,把課堂教學延伸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去。這一課的內容集生活性、開放性、活動性為一體,教材以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小動物為切入點,將學生帶入“動物世界”,感受小動物的可愛,生命的可貴,指導學生保護動物的情感與行為。
緊接著莊月娥老師執(zhí)教《品德與社會》五上第四單元《讓我們來尋根》,教材中呈現(xiàn)了很多的文字、圖片資料,可以生成很多的話題。老師取舍得當,以黃河母親雕塑為主題,以黃河為主線,將課內與課外相結合,重組了教材。整節(jié)課分成四個板塊進行活動教學:1、出示地圖、視頻資料,了解黃河地理知識,感受黃河的恢弘氣勢;2、運用圖片,再現(xiàn)先民的生活情景,猜想黃河流域出土文物的作用,感受這是一條養(yǎng)育中華兒女的母親河;3、借助《黃河的主人》,抗戰(zhàn)時期的圖片和《黃河大合唱》視頻,感悟黃河是一條孕育民族不屈精神的母親河;4、講述阿廖沙尋根的真人真事,真切感受這是一條令游子魂牽夢繞的母親河。
我們跟隨莊老師一起去尋找中華兒女的根的同時也在思考,德育教學的根在哪兒?課后謝小靜老師帶領大家學習了文章《從兒童經驗走向道德成長》——基于品德學科特質的小學研究性課堂實踐與思考。文章明確了品德學科關鍵特質的內涵闡釋及品德學科研究性課堂特征,結合豐富的課堂實錄及課堂研究活動進行了思考總結。
謝老師的學習讓我們更加清晰地感受到品德教育的根在學生的生活,必須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于是,與會老師展開了熱烈的討論,精彩的點評。這兩節(jié)課都重視兒童已有的生活經驗,找準教材內容與兒童生活實際的聯(lián)系,讓學生充分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在回顧生活過程中,深化道德認識。無論是王老師執(zhí)教的《愛護動物》還是莊老師執(zhí)教的《讓我們來尋根--黃河母親》,無論是所學內容貼近我們的生活還是遠離我們的生活,老師都創(chuàng)設不同的情境,使教學內容更貼近學生實際生活,使教學形式靈活多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真實的生活實踐中感受、體驗、領悟、成長。
課題組長賀國財老師對兩節(jié)課進行了總的評價:我們的教學要基于兒童的生活、運用兒童已有的生活經驗,創(chuàng)造更美好的生活,并為下階段的課題研究工作進行了合理的規(guī)劃與工作安排。
區(qū)教研員黃海燕老師在簡單評課的基礎上,強調了品德課程的主旨,為課題組所有成員指明了方向:要求教師能通過教學,通過課堂,站在兒童的立場,發(fā)現(xiàn)兒童,引領兒童走向更美好的生活。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在教學中,我們應遵循兒童的生活邏輯,在實際生活中發(fā)現(xiàn)問題、考慮問題,用多種廣泛的知識來探討問題、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讓課堂教學回歸生活,這樣才能使兒童在生活中發(fā)展,在發(fā)展中生活,這才是我們德育教學的根所在。
供稿:金壇區(qū)岸頭實驗學校小學部 王慧娟
昨天訪問: 343420 ?| ?今天訪問: 382685 ?| ?本月訪問: 5536819 ?| ?上月訪問: 9658962 ?| ?訪問總數(shù): 222231865
?Copyright? 2019-2024 金壇教育服務 蘇ICP備0602307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