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金壇區(qū)教師發(fā)展中心!

常州教育  |  常州教科院  |  郵件中心  |  協(xié)同辦公  |  返回教育服務中心

您現(xiàn)在的位置:教師發(fā)展中心>>學科動態(tài)>>小學研訓>>小學語文>> 文章
二年級《語文》《下冊》教學指導意見

發(fā)布時間:2017-12-11    信息發(fā)布:無    瀏覽量:2559次

〔教材分析〕

二年級(下冊)的編寫體例與一()、二()相一致,仍然由習慣篇、識字、課文和單元練習四個板塊組成。

“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

本冊“習慣篇”的要求是:勤查字典,主動識字。安排這兩項是跟本學期的教學目標緊密相關的。一個人的語文素養(yǎng),實際上是通過大量的語文實踐活動所形成的一些技能和習慣。識字是終生的,識字識到老,中國的漢字識不了,所以養(yǎng)成勤查字典、主動識字的習慣,對兒童未來的發(fā)展至關重要。對于二年級的孩子來說,想大量閱讀的主觀愿望與識字數(shù)量不是很多的客觀現(xiàn)實成為一對矛盾,而要解決這個問題,最好的辦法莫過于讓學生掌握查閱字典的技能。因此,選定“勤查字典”作為本學期“習慣篇”的重點內容,意在使“勤查字典”能夠成為學生學習語文的一個良好習慣。

“識字寫字”

本冊教科書仍用“識寫分流,多識少寫”的方法安排生字。共安排了390(其中只認不寫的105個,能識會寫的285個。)全冊生字分兩個途徑安排。一是隨課文識字,每課安排生字7-20個,其中要求會寫的7-10個。二是專門的識字課文。每課安排生字4-11個。其中要求會寫的為4-10個。通過前三冊的描紅、仿影和臨寫,一些常用部件的筆順都掌握了,所以本冊沒有必要再一一展示筆順了,只是有選擇地展示了一些筆順易錯的生字。

專門的識字課文采用以下三種形式

(?。┰~串識字?!白R字”1、25、6四課均屬于這種類型。這種形式所安排的內容:分別看,是排列整齊的幾組詞語;連起來讀,則意義上有聯(lián)系,又押韻上口,便于記誦。

2)形近偏旁的比較。3、47課均屬此種類型,共比較了“木禾”、“竹艸”、“日目”、“冫氵”、“礻衤”、“宀穴”等6組易于混淆的偏旁。每課安排兩組易混偏旁,每組分3欄。如第3課第1組,第一欄是一個表,以兩兩相對的形式表現(xiàn)了“木”與“禾”的“實物圖——古文字——今文字(偏旁)”的演變過程,使小學生初步認識到“木”與“禾”所表示的不同意思。第二欄是“松柏 楊柳 桌椅”、“秧苗 稻谷 莊稼”兩組詞語,意在印證以“木”做偏旁的字與以“禾”做偏旁的字所表示的意義范疇是各不相同的。第三欄是兩組圖,分別與第二欄的兩組詞語相對應,意在幫助學生看圖識字()。

3)特殊偏旁的認識。8課屬于此種類型。前一組是不同偏旁表示同一個意思。如“鳥”與“隹”是兩個不同的偏旁,但都是表示鳥。第二欄的兩組詞,雖前者有一些字是“鳥”旁,后者有一些字是“隹”旁,但都是屬于鳥。后一組是同一個偏旁表示不同的意思。如同是一個“月”旁,有時表示“月”,有時表示“肉”。第二欄有兩組詞,前一組“明亮 晴朗 朦朧”中帶月字旁的字均與月亮有關,從“月”;后一組“彎腰 踢腿 挺胸”中帶月字旁的字均與肌肉有關,從“肉”,這也是要留心識別的。

其中第(2)、(3)種形式是新出現(xiàn)的形式。

無論是隨課文出現(xiàn)的生字,還是“識字”課文中的生字,凡要求寫的字都在課文后面的田字格里出現(xiàn);只識不寫的字則列在兩條綠線內。

教材中列出了常用的多音字6個,在其右上角加“*”以示區(qū)別。

此外,隨課文安排了11個偏旁部首。

課文

本冊課文共24課,分為6個單元。選文堅持三個標準:一是語言文字要準確、優(yōu)美二是文化含量要高。在課文的價值取向上,盡量做到“傳統(tǒng)取向”與“現(xiàn)代取向”相統(tǒng)一。在傳統(tǒng)取向方面,有表現(xiàn)“孝親”內容的《母親的恩情》、《沉香救母》;在現(xiàn)代取向方面,有表現(xiàn)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鳥島》、《臺灣的蝴蝶谷》;有表現(xiàn)創(chuàng)新意識的《晚上的“太陽”》。還有一些則是跨越古今的,如表現(xiàn)愛國主題的《歌唱二小放牛郎》、《木蘭從軍》,表現(xiàn)勤學主題的《學棋》、《“黑板”跑了》。三是富有童真童趣,貼近兒童生活,孩子喜歡。如《雨后》,描寫的只是兒童生活中的一朵小小的“浪花”,但兒童的心理描繪得很真切、很生動、很有童趣。類似的課文還有《會走路的樹》、《蝸牛的獎杯》、《問銀河》等。

課后的作業(yè)設計體現(xiàn)了“三維融合,各有側重”的思想。過去讓學生做課后作業(yè),是鞏固學得的知識與技能,以應付考試;現(xiàn)在看,這個觀點不對了,最起碼是不全面了?,F(xiàn)在做作業(yè),不僅僅是鞏固學得的知識與技能,更重要的是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本冊課后作業(yè)共有五個方面:1.朗讀、背誦、默讀、復述等;2.寫字;3.查字典;4.詞句的積累和運用;5.實踐性、探究性、創(chuàng)造性作業(yè)。如學生學了《木蘭從軍》,課后便要求:展開想象,說說木蘭是怎樣說服家人的,然后用幾句話寫下來。學了《“黑板”跑了》,要求他們“找?guī)讉€關于專心學習的成語,做成小書簽”。學了《晚上的“太陽”》,則要求他們“找一找愛迪生發(fā)明電燈的故事,再讀一讀”。

“練習”

共安排綜合練習8個,每單元后面安排一個。練習以綜合性為主,內容分四個板塊:學用字詞句、學寫鉛筆字、讀讀背背、說說寫寫或口語交際。有三個特點:變繁瑣的單項訓練為綜合練習;與社會實踐活動相結合,向其他學科滲透;注意培養(yǎng)小學生的探究意識。

〔教學建議〕

關于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

關于“勤查字典”一項,我們首先要帶領學生讀懂字典,明確字典的編寫者是如何按照符合客觀規(guī)律思維模式編寫的。你看,不論是什么樣的字典,也不管是使用什么樣的檢字法,它首先是將數(shù)以萬計的字(現(xiàn)象)按照一定的規(guī)格(或按照偏旁部首、或按照音序、或按筆畫數(shù)量、或按照字形特征)進行分類;其次是從微觀結構上對每一個字進行單元或層次(比如字形、注音、釋義等)的分析;最后是以舉例的方式,在分類分析之后,將其進行綜合優(yōu)化,以便于使用者遷移運用,解決問題。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讀懂字典的過程是一個領悟編寫者如何按照“符合客觀規(guī)律思維模式”編寫的過程。教學的第二步是要解決怎樣查”,即形成操作技能的問題。關于這一步的教學,特別需要我們關注以下幾點:第一,要讓學生明確為什么要查字典?第二,要通過實際的翻檢操作,讓學生在操作中了解查找、檢索的步驟、方法。第三,要在日常的學習或生活之中,采取不同的方式,不斷強化“字典隨身,只要是遇到了不認識或不理解(包括拿不準的)字,一定要動手翻一翻”的意識。堅持這樣做,久而久之,“勤查字典”的習慣就一定能夠養(yǎng)成。

關于識字寫字

教者應該十分重視寫字教學。對于寫字的功能,不少人在認識上有片面性:現(xiàn)代社會電腦已經普及了,沒有必要讓學生花那么多的時間去練字了。這個看法是不全面的?!墩n程改革綱要》再次強調了寫字教學的重要性,認為“全體學生的寫字習慣、基本的寫字技能,應成為教師教學水平、學校辦學水平評價的一個方面”。這是因為寫字不單純是一種書面?zhèn)鬟f信息的工具,漢字里面還蘊含著大量民族文化的信息。作為母語教材,從小教會孩子寫好方塊字責無旁貸。

寫字教學也要“三個維度”并舉,不光要讓學生會寫,還要寫得好,要讓學生在書寫漢字的過程中逐步養(yǎng)成熱愛漢字、尊重漢字的態(tài)度,并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本冊識字教學在整個小學階段處于承前啟后的重要地位。我們既要盡量利用漢字的規(guī)律幫助學生識記生字,完成本學期的識字目標,又要注意采用多種手段鞏固已有識字成果。

首先,要重視利用學生已經掌握的漢語拼音、筆畫筆順、基本字、偏旁部首等識字工具和初步分析漢字結構的能力,積極引導,堅持訓練,培養(yǎng)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其次,要使學生掌握漢字的基本規(guī)律,簡化識字心理,可以教一個學一串,加快識字的速度。再者,不但要重視“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這兩個層面的目標,也要關注“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這一層面目標的達成,可以通過游戲、獎勵、評比、觀賞等方式,培養(yǎng)學生主動識字的愿望、熱愛祖國文字的感情,具備寫字的美感意識,感受漢字的形體美。同時,要繼續(xù)加強寫字的教學,充分利用好配套習字冊,指導學生將字寫規(guī)范、端正、整潔。

正確認識和充分發(fā)揮本冊教材識字教學的“承前啟后”作用。

我們知道,第一學段是以識字教學為重點;第二學段則要逐步向以讀寫為重點過渡。小學生進入三年級,讀寫訓練提到了日程上來,識字教學“扶”的成分逐漸減少,而“放”的成分逐漸增多。這就要求我們二年級的語文老師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并培養(yǎng)主動識字的習慣,以適應三年級識字教學“扶”漸減、“放”漸增這一發(fā)展趨勢。此外,學生進入三年級,課文注音形式也有變化。第一學段的課文是“雙行閱讀”,學生遇到生字,只要讀讀上邊的注音,再聯(lián)系上下文想一想便可解決。自三年級上冊開始,課文不再全文注音。如果學生第一學段所學生字回生過多,則勢必給閱讀課文造成困難。這就要求我們不光要完成本學期的識字任務,還要復習鞏固前三個學期所學習的生字。

本冊識字教學的安排還注意到為下一步識字教學作好鋪墊。除了繼續(xù)重視打好筆畫、筆順、偏旁、結構等方面的基礎外,還十分重視部首查字法的訓練。在“單元練習”和課后“練習”中設計了大量的部首查字法練習,務必使學生熟練地掌握部首查字法。(學生雖然已經掌握了音序查字法,但無法查檢不知道字音的生字。)所有這些,都是為形成學生的獨立識字能力作準備。

隨著學生所學漢字越來越多,形似偏旁張冠李戴的現(xiàn)象便難免發(fā)生。本冊教材安排了相當數(shù)量的形近偏旁的比較,就可促使小學生認識上的分化,從而預先防止了一些可能產生的錯別字。如我們讓學生知道了“竹”代表竹子,“艸”代表草木,他們就不會再將“籮筐”的“籮”與“菠蘿”的“蘿”混為一談。

那么怎樣有效地發(fā)揮本冊識字教學的“承前啟后”作用呢?

一是要注意隨時鞏固已獲得的識字成果。

此前,小學生已經學習了三冊生字。其中一上的生字相當一部分是基本字或使用頻率高的字,可能回生得比較少。一下、二上的生字數(shù)量有了較大幅度的增加,而且結構復雜的字多了,意思抽象的字多了,使用頻率低的字也多了,有的生字學過后從未在課文中再現(xiàn)。這些因素造成了生字回生率的上升。

怎樣鞏固生字呢?一些人往往把鞏固生字的希望寄托在大量、機械的抄寫上,以為抄寫的遍數(shù)越多便越鞏固。事實并非如此,那種毫無針對性的疲勞轟炸只能敗壞學生的胃口,使他們對學習產生厭倦情緒。

正確的方法應當是“識用結合”。要加強課外閱讀,鼓勵學生多讀書,讀好書;還要鼓勵學生多寫話。這樣做,不僅可以打好閱讀與寫作的基礎,而且能夠提高生字的再現(xiàn)率與使用率,有利于鞏固已學過的生字。

二是要培養(yǎng)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和主動識字的習慣。這也是本冊“習慣篇”要求的一個重點。

1)增強學生主動識字的內驅力。小學生喜歡讀故事,可以告訴孩子,要想讀懂這些精彩的故事,就得認識大量的字還要充分發(fā)揮漢字本身的魅力,讓孩子感到識字很有趣。練習6“學用字詞句”設計了一幅有趣的文字畫,就是要展示漢字的這種魅力。漢字本身就是畫兒,如“鹿、龜、森、林、月”,學生一看就能認識。漢字的這種生動形象的表意性質,是拼音文字所不具備的。教學實踐一再證明,適當?shù)仄饰鰸h字的造字規(guī)律,特別是形聲規(guī)律,有助于形成兒童的獨立識字能力,激發(fā)他們對漢字的興趣。如本冊出現(xiàn)了“曉”、“澆”、“繞”、“燒”等生字,可以編這樣一個歌訣:沒有水怎么“澆”?沒有火怎么“燒”?春蠶吐絲彎彎“繞”,初見日光知拂“曉”。押韻上口,還說明了字理。教《沉香救母》一課中的“淚”,便可啟發(fā)學生說說“淚”為什么是“守”加“目”?學生通過思考便能說出:“因為淚水是從眼睛里流出的,眼睛里流出的水便是‘淚’。”從這些例子,兒童就能感受到漢字的構成是很巧妙的,是很有道理的。

2)結合糾正錯別字,揭示漢字的規(guī)律。如學生經常把“染”右上的“九”寫成“丸”,我們便可告訴學生:古代的顏料是從植物中提取的,所以下面是個“木”,右上是“九”?!熬拧北硎驹S多次的意思。又如學生經常把“籃球”寫成“蘭球”,便可告訴學生:最初的籃球運動是將球投進籃子里,而籃子大都是用竹子編的,所以“籃”字是竹字頭。這種追本溯源的識字教學方法往往能使學生豁然開朗,并喜愛上漢字。更為重要的是,學生掌握了漢字規(guī)律,便能學一知十、一通百通,這對于學生日后獨立識字、主動識字無疑是有重要意義的。

3)還要鼓勵兒童自己想出記字的竅門。一切知識的建構都離不開學生自己的主動性。學生聯(lián)系自身的生活經驗想出記字的方法,能夠終身不忘,也有助于形成他們主動識字的習慣。一個小朋友這樣記“串”字:這是“羊肉串”的“串”,兩個“口”是兩塊羊肉,一豎是穿羊肉的鐵條。多么有趣!多么有創(chuàng)造性!

4)引導學生利用教科書以外的資源、課堂以外的學習渠道自主識字。本冊練習3“學用字詞句”,設計了讓學生走上街頭,認讀牌匾上的字,就是要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做有心人,主動去識字。這類識字的渠道很多,如報紙、圖書、標語、廣告、商標、路牌、電視、網絡等等。

學生形成了獨立識字的能力與主動識字的習慣,就能通過多種渠道識字,提高了識字的效率。學生識的字越多,其獨立識字的能力也就越強,從而形成識字活動的良性循環(huán)。

附:集中識字中幾種具體課型的一些教學建議

詞串識字:本冊教材編排了“節(jié)日民俗”、“桂林山水”、“保衛(wèi)祖國”、“天然動物園”四組詞串。①看圖感知,建立表象??梢酝ㄟ^指導學生觀察插圖,初步了解相關形象或事物。②利用經驗,自主識字。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利用已經掌握的識字經驗,自學生字,做到看清形,讀準音。③圖文對照,形成聯(lián)系。指導學生將詞語跟插圖比照,建立詞語跟具體形象的聯(lián)系,初步形成概念。④整體誦讀,想象入境。詞串的生命在于“串”,即是一個有一定情境的整體。教學中不能囿于單個詞語的識讀,要注意引導學生通過反復誦讀,感受詞串整體的情味、意趣、形象,努力建立起立體多維的“內心視象”,并且外化為抑揚頓挫、疾徐有致的朗讀。⑤指導書寫。

詞串識字具有多種功能。套用大家熟知的話,叫“一專多能”?!耙粚!本褪侵缸R字寫字。這是第一位的,不突出識字寫字就不叫“詞串識字”了。“多能”是指認識事物的功能、審美的功能、增加兒童文化底蘊的功能,還是潛在的閱讀訓練和習作訓練。

教學時,應該突出以下三個重點:一是落實識字,因為它是識字課文,讓學生通過教學活動認識一定數(shù)量的漢字,應該成為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學生必須打好的語文基礎;二是啟發(fā)想象,“詞串”識字的每一行的三個詞語采用的是意象并置的手法,詞語與詞語之間留有空白,在給讀的人留下了寬廣的想象空間的同時,也極易引發(fā)讀者的想象,因而它是提高學生悟性與靈性、開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潛能的憑借;三是朗讀感悟,既然它是一篇韻文、一首小詩,我們就不能把它僅僅看成是識字課文,必須充分運用朗讀這個手段,讓學生在讀中認識事物,在讀中感悟語境,在讀中想象畫面,在讀中陶冶性情,在讀中積累語匯。抓好了這三條,對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作用不可小視。

教詞串,要注意發(fā)揮圖的作用。詞串里的圖不是插圖,不是點綴,而是課文的有機組成部分。合理使用圖畫,不僅能幫助兒童理解詞語的意思,還能幫助他們進入詞串所描繪的意境。

教詞串,一定要讀,而且要誦讀。什么是誦讀?誦讀也是朗讀,不過它跟朗讀相比,還有以下幾個特點。首先,誦讀更注重一個“熟”字。不是讀一遍兩遍,而是要讀好多遍,即所謂“熟讀成誦”。為什么要讀這么多遍呢?古人早就說過:讀書就像吃水果,囫圇吞下去,就不知道是什么滋味;必須細細地咀嚼,品一品,嘗一嘗,是甜的,是酸的,還是苦的,滋味自然知道。我們常說,要讀出味兒來,就是這個意思。二是更注重體驗品味,感情投入。要“聲像同步”,即所謂“尋言以明像”。嘴巴讀出來,就要迅速在腦海里浮現(xiàn)出生動可感的畫面來。比如你讀《桂林山水》,就要一邊讀一邊在腦子里“過電影”。也就是說,要迅速地把文字符號轉換成形象,想象出水的清澈見底,山的拔地而起,青山倒映在江面上……三是更注重聲調的抑揚頓挫。要知道,聲調也是一支無形的“筆”,也可以繪形繪色。不過它不是用線條、色彩,而是用聲調的輕重疾徐、抑揚頓挫。詞串,不就像一首小詩嗎?詩可以讀,詞串為什么不可以讀?

形近偏旁的比較:這組教材有利于幫助學生了解形聲字的形義關系。①溯源了解,加深比較。指導學生觀察教材中實物圖形與古文字,了解偏旁本義。比如“識字3”中,“木字旁”的古文字像一株樹,上面像樹冠,下面像樹干與樹根?!昂套峙浴钡墓盼淖窒褚恢旰坦?,上邊像穗與葉,下邊像莖與根。再指導學生進一步觀察比較這兩組今文字偏旁。②利用經驗,看圖識字。③圖文對照,以識促讀。通過看圖領會詞義,進而通過誦讀整體領會詞語間的內在聯(lián)系。還可以借助畫面進行適當?shù)恼f話訓練。④指導書寫。

特殊偏旁的認識:本課除要突出特殊偏旁的認識外,四組詞語實際也是一篇適宜朗讀的韻文。①觀察畫面,認識偏旁,建立聯(lián)系。通過觀察畫面,引導學生認識“鳥、隹、月”三個偏旁,知道鳥可以用“鳥、隹”兩個不同的偏旁表示,而“月亮”和“肉”這兩個不同的事物又可以用同一個偏旁“月”表示。②看圖識字,建立表象。通過看圖,認識事物,建立詞語與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③整體誦讀,強化感受。④指導書寫。

3關于課文

《語文課程標準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边@就是說,閱讀課上師生基本的語文實踐活動形式是“對話”,而參與這種對話的一共有三方。這里需要引起關注的是:“文本”已由在傳授式教學中只被偶爾用用的“中介物”,變成師生都必須認真對待的主要認識對象和對話伙伴。對學生來說,第一要務便是與文本對話,即通過自主的讀書實踐,與課文的作者交流,從而內化課文的語文材料及其豐富內涵并學會閱讀;對教師來說,同樣必須先與文本對話,然后才能借助文本與學生“對話”,以指導學生讀書,促進學生的讀書內化。

進行有效閱讀教學的關鍵就是精心設計并組織好學生、教師、文本三者之間的對話活動。

一是教師與文本的對話

這種對話主要體現(xiàn)在教師的備課活動中。要指導學生讀書,自己必須先認真讀書。教師與文本的對話可以稱之為“教學性閱讀”,它不同于一般的閱讀。起碼要注意兩點:一是目的性和對象性——教師是為了指導學生的閱讀而讀,因此要學會換位思考,時時處處替學生著想;二是重構性——教師需要從導讀的角度對課文進行教學論的再加工。即把自己的閱讀思路轉化為指導學生閱讀的思路;把自己的閱讀行為轉化為課堂上的導讀行為。

二是學生與文本的對話

這是學生自主讀書學習的過程,也是閱讀課上一個重要的活動形式。教師必須喚醒學生的自主意識,為他們提供足夠的自主讀書、獨立探究的機會。這一過程可按以下步驟扎扎實實地展開。

1)加強認讀能力的培養(yǎng)。

要與文本對話,首先要讓文本開口講話。而文本的呈現(xiàn)方式只是一些單個排列、靜止地躺在紙上的文字符號。必須閱讀主體主動積極地去辨認這些符號,再按語義單位對它們進行分割組合(組合成語、詞組、短語、句子等),然后動用自己的發(fā)音器官把它們順暢地讀出來。這樣,靜止的文字符號才能復活——變成有聲有色的話語。這是對課文的認讀過程,也是動用多種器官,使文字符號“言語化”、信息化的加工過程。能否順利完成這一過程,不僅影響現(xiàn)時閱讀的效果,而且對今后高一級閱讀能力的形成與發(fā)展也有巨大的制約作用。低年級學生讀書時生字較多,對文字符合的辨認速度緩慢,語義組合有困難,視覺、發(fā)音等器官的動作配合不協(xié)調,認能力不強。因此,蘇教版小語教材特別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認讀能力,把正確連貫地朗讀課文作為一項重要任務來完成:,培養(yǎng)學生借助拼音、圖畫、上下文語境等,快捷準確地認字,識詞,連詞成句,連句成段,并按照表達的需要讀出輕重緩急,盡快實現(xiàn)“認讀同步”,這是實實在在的“字詞句的訓練”,千萬馬虎不得。

2)指導邊讀邊想、口誦心維。

精神專注地自讀自聽,實質上是初步的語感體驗過程。語感語感,先有語音刺激而后才能心有所感。所以,必須定下心來把課文讀得正確連貫,瑯瑯上口,讓別人和自己都能夠聽清楚。認真走好這一步,便能從整體上初步把握課文,即大體了解課文的中心話題、基本要點和內容梗概。

3)進行精神的碰撞與溝通——以自己的生活經歷走向作者的生活經歷與文本對話。這是讀者主體意識與文本意義之間互相交流、雙向互動的過程,而不是單向的知識傳遞和接收過程。文本是作者生活經歷和生命活動的結晶,閱讀文本時,讀者自己各種學過的知識和人生體驗也都要向讀物的聚光點奔涌,與文本意義發(fā)生碰撞。正確認讀不是為了被動地接受文本的內容信息,而是要以自身的生活經歷走向作者的生活經歷,即要積極調動自己的已有經驗,對文本話語作出有主見的應答反映,以便與作者進行精神溝通。

首先要取得話題溝通。從讀課題開始,就要指導學生運用已有經驗去解釋課題,把握作者的話題范圍。對課文要談的話題內容進行預測,對自己的疑問和希望了解的內容形成期待。比如課文15《晚上的“太陽”》,如果學生能用關于“晚上”和“太陽”的已有經驗去與課題碰撞,就會發(fā)現(xiàn)課題所指的不是一般的太陽。要是細心一點,注意到太陽兩字加上了引號,就會更加明白:課文所要談及的是晚上出現(xiàn)的某種與太陽有相似點的事物的話題。這時,就會產生—連串的疑問期待文本作出回答:這是怎樣的一種東西,是哪里來的,為什么稱它為“晚上的‘太陽’”?這樣就順利地進入了文本的話題情境,與作者取得了話題的溝通。

其次是見聞溝通。閱讀是一種精神的旅游?!白髡咝赜芯?,入境始與親?!弊x書就是要在義務導游——文字符號的導引下,進人文本意境,與作者共游佳境,見作者之所見,聞作者之所聞。要想如同親臨其境,就得調動自己的已有經驗,激活曾經有過的相似見聞,從觀察的對象、角度、方法等方面,與作者見聞進行比照,展開類比聯(lián)想和想象。比如《月亮灣》——課中的小河、石橋、河水里的倒影、河岸上的桃樹……學生都能調動出鮮明的記憶,同作者進行見聞的溝通,以獲取真切的感受。

進而是觀感溝通。即觀念和情感的認同與共鳴。這是讀書對活的最高境界。如果上一步進行得好,學生就會對課文所描寫的情境產生真切的體驗。接下來,就會自然地對課文中事事物物的真善美、假惡丑,形成鮮明的情感傾向,作出自己的價值判斷。再通過心理上的同化與順應,就會自然的與作者取得觀念上的認同和情感上的共鳴。比如同冊課文7《蝸牛的獎杯》,如果學生對童話中的蝸牛,“成天把獎杯背在身上”,“晚上就睡在獎杯里”的情景,由“飛行冠軍”到“只能在地上慢慢地爬行”的過程,有了身臨其境的真切感受,那么用不著提示,學生絕不會對蝸牛的“得意洋洋”采取贊賞的態(tài)度。而且也無需挑明來說,學生一定能意識到虛榮心太重是不好的。

最后是語言溝通。從文本中學習語言,不僅是能用文本中的一兩個詞語造造句,更重要的是通過讀書實踐來習得語言。蘇教版小語教材強調熟讀背誦,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為了習得語言、積累語言。學生熟讀成誦的過程,同時也是以文本的規(guī)范語言改造自己的日常語言的過程。他們會在不知不覺中接納文本的新鮮語匯和巧妙句式,接受文本帶有文學色彩的優(yōu)美語言的熏陶。最終達到“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的境界。

三是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的對話

學生與學生對話是學生之間的切磋交流,即合作學習活動;學生與教師對話是師生之間的教學相長即導讀活動。可按以下幾步切實展開:

1)讓學生充分表現(xiàn)自主讀書獲得的感受。

對感興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樂于與人交流?!边@是《標準》對低年級閱讀的要求之一。通過自主閱讀探究,學生對課文產生了獨特的感受與體驗,教師要提供足夠的機會,讓學生運用各種方式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外顯表現(xiàn)。比如:

誦讀——用聲情并茂的朗讀,來展現(xiàn)自己對課文的獨特體驗與感受。蘇教版小語教材強調“以讀求悟、讀中見悟”,主張引導學生運用自己的語音技巧,并輔之以表情、動作,充分表現(xiàn)課文的形式美、音韻美、形象美和意蘊美。比如一位小朋友朗讀“大海睡覺了……那輕輕的潮聲啊,是她睡熟的鼾聲”時,自覺地把語調變輕,語速放慢。問他為什么,他說:“讀得太重就把大海吵醒啦!”讀書讀出這樣的感覺是多么可貴呀。

描述——讓學生運用各種言語形式來表述自己的感受。文本中有趣的故事、生動的場景、美麗的風光、新奇的事物,都可以在認讀感知的基礎上,讓學生組織語言把自己的獨特印象與感受表述或描繪出來,與同學共享。比如于永正老師教《新型玻璃》一課,就是讓學生以“玻璃的自述”的方式,做推銷廣告,自讀后各自介紹玻璃的特征與功能。這樣以說促讀,讀說并進,收到了極好的效果。

表演——讓學生分角色演誦課文。在充分熟讀的基礎上,讓學生主動充當課文中的某個角色,自己設計動作,按照自己的體會,表演課文的人物與情節(jié)。比如于永正老師教《小稻秧脫險記》、《狐假虎威》等課文,整個教學過程基本上就是師生共同表演的過程。有些課文,比如《烏鴉喝水》、《曹沖稱象》等,還可以讓學生自行設計、自做道具,對課文內容進行演示說明,實現(xiàn)教、學、做合一。

2)開展合作學習,讓學生在交流討論中激發(fā)智慧的火花。

3)師生平等對話,實現(xiàn)教學相長。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優(yōu)化閱讀教學就是優(yōu)化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必須努力做到教材思路、作者思路、學習思路、導讀思路“四路貫通”;學生自主讀書活動、合作交流活動、教師導讀活動“三動協(xié)調”。只有這樣,閱讀教學才能達到理想效果。

關于練習

關于“學用字詞句”的教學建議

一是強化主體意識。 在教學中教師應當轉變觀念,增強主體意識,讓兒童意識到他們要學的知識有趣味、有價值、有意義,從而形成一種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如,“練習l”的“學用字詞句”板塊由三題構成,分別是:“讀一讀對話,學習部首查字法”、“小猴讀童話,下面的幾個字不認識,請你幫他查字典”、“結合句子給小猴講講生字的意思”。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擔當好三種角色:一是讓學生擔當現(xiàn)實生活中的角色。讓學生認真讀師生的對話,初步了解部首查字法的操作程序。二是讓學生擔當童話角色。小猴有了困難,教師抓住學生助人為樂的特點,讓學生利用字典幫助小猴查生字,鞏固部首查字法。三是讓學生擔當向往的角色。小學生最喜歡當老師,老師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讓學生結合“小象夜里發(fā)燒,大夫檢查他的口腔,發(fā)現(xiàn)喉嚨又紅又腫”、“小象家里的囤里盛滿了糧食”、“小豬睡得正酣,小象背著糧食來敲門了”三句話,幫小猴解釋4個帶點的字的意思。體驗角色,使他們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內驅力促使他們積極通過工具書和語言環(huán)境準確地理解生字的意思。俗語說:“只要愿意學習就一定有收獲?!薄霸敢鈱W習”是學習的強大動力。

二是搭建學用平臺。葉圣陶先生指出:“語言文字的學習,出發(fā)點在‘知’,而終極點在‘行’?!睘榱税衙恳粋€學生的發(fā)展變?yōu)楝F(xiàn)實,教學中要搭建“學”和“用”的平臺,要讓學生經歷學中用、用中學、學以致用的過程。比如,“練習5”中的第一題“讀讀下面這首兒歌,懂得這幾個標點的用法”屬于學的過程。教師要先引導學生讀懂這首生動的兒歌,初步了解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的用法,然后引導學生聯(lián)系讀過的帶有這四種標點的典型句子,形象地感受這幾種標點的用法。第二題“加標點,再分角色讀一讀,有不認識的字查查字典”則屬于用的過程。這一題本身又包含三項練習內容,“加標點”屬于學中用,“有不認識的字查查字典”屬于用中學,“分角色讀一讀”以及對話中的資源“亂扔電池有哪些危害”、“如何處理廢電池”則屬于學以致用。教學時,可以先讓學生讀一讀對話,有不認識的字查字典;接著讓學生嘗試加標點,加不正確不要緊,再引導學生讀“小昆”與“爸爸”的對話,從父子的交際對話中修正標點;在此基礎上練習分角色讀對話,進一步感受標點的用法;最后引導學生探討亂扔廢電池有哪些危害及如何處理廢電池等環(huán)境保護問題。

三是培養(yǎng)探究精神。如何把教材資源轉化為學生的探究興趣并積極地運用到實踐中去?下面對“練習8”的“學用字詞句”第3題為例談談教學設想(見教材的138頁的圖)

大膽地“放”。課前讓學生收集青蛙的有關文字和圖片,了解青蛙對莊稼、對人類的貢獻。課堂上讓學生認真觀察趙小偉畫的一幅漫畫,指出圖中畫了些什么內容?鄰位的同學議一議,說一說圖意。

巧妙地“扶”。學生對青蛙的外形特點、捉蟲的姿態(tài)等方面可能說得不夠細致,老師引導學生回讀第一題的短文《莊稼的保護神》,圖文對照,加深對青蛙了解。也可以讓學生結合自己收集的資料來談,豐富圖畫的內容。

橫向拓展。進一步引導學生觀察圖畫,聯(lián)系身邊的人和事及生活中的見聞,說一說捕殺青蛙的危害以及保護青蛙的重要性。

縱向延伸。轉化角色,讓“青蛙”們進行自述,喚醒人們對青蛙的保護意識。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談談明白的道理和感想。課后布置學生小組合作,辦一張以“莊稼的保護神”為主題的手抄小報,小報的內容可以自己寫,也可以自己畫,還可以剪貼。

四是養(yǎng)成良好習慣。本冊“學用字詞句”板塊的設計符合低年級兒童的認知特點,遵循母語學習的規(guī)律,是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養(yǎng)成語文學習的良好習慣的重要資源。該板塊中的查字典、多途徑識字、活學詞語等教學內容對學生將來的學習和工作具有奠基意義,因此,既要學會,還要會學,而且要養(yǎng)成習慣。有學者提出:更多的漢字學習,不獨靠識字法完成,而是要借助字典、詞典在日常學習過程中自學習得。這句話是很有道理的。人們常說做“學問”。學問包括兩層意思:一是學;二是問。即使是知識淵博的人也離不開問。問工具書是最可靠、最方便的一種方法。比如,“部首查字法”作為一條主線貫穿在“學用字詞句”始終,因此,教學中要配合習慣篇“勤查字典,主動識字”,一以貫之,讓不會說話的“老師”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好幫手。

2、關于“讀讀背背”的教學

主要是讓學生讀背成語歌。該怎樣處理這部分教材?有的做法值得推敲,如讓學生查成語辭典,寫定義完事。低年級兒童不會查,大都是由家長越俎代庖。還有的一味讓學生抄寫多少多少遍,加重了學生的負擔。我們過去說過,教成語要“先吞噬,后反芻”。理解成語不可能一步到位??梢越Y合學過的課文或兒童的生活經驗,先初步領會一下。如“練習4”的成語歌:“舐犢之愛 烏鳥私情天倫之樂 其樂無窮”,有了前面“學用字詞句”的鋪墊,有了“老牛舐犢”、“烏鴉反哺”兩幅圖,再聯(lián)系本單元的《母親的恩情》、《沉香救母》,理解這一組成語是不成問題的?!白x讀背背”,重要的是讀是背。

3、關于“口語交際”教學

練習中的“口語交際”部分出現(xiàn)了三個前幾冊所沒有的新面孔——“說說寫寫”。 (練習4、6、8,“說說寫寫”代替了“口語交際” 。)

教材作如此微調,用意有三:一是“語文課程標準”中對低年段提出了寫話的要求,教材在本學期作了落實;二是將說話與寫話結合起來,既提供了寫話的內容,降低了寫話的難度,又增強了練習的綜合性;三是考慮到寫話的時機,安排過早,學生識字數(shù)量少、生活積累少,容易讓學生對動筆產生畏難情緒,而當學生有了一定數(shù)量的漢字的積累,有了三個學期口語交際經驗的積累,有了一些生活積累之后,經過半個學期的寫話練習,完全可以水到渠成地完成向習作的過渡。

本冊“口語交際”安排了5個話題:說話要注意姿勢;講童話故事;學會勸阻;教你玩游戲;學會轉述。使用本冊口語交際教材,除了進一步鞏固、強化前面幾冊教材的教學成果之外,還應特別注意以下幾點要求。

一要注意學生良好的口語交際“習慣”與“修養(yǎng)”的培養(yǎng)。

《說話要注意姿勢》屬于“討淪”類話題。在這個話題中,滲透了“標準”關于在口語交際中“與別人交談,態(tài)度自然大方,有禮貌;有表達的自信心”的“非言語”因素的要求。我們都知道,口語交際是運用“言語”和“非言語”因素的復合行為,說話者會情不自禁地借助手勢、姿勢、表情等非言語因素來輔助自己的表達。這就告訴我們,在口語交際的教學過程中,不僅要重視學生“口語”表達水平的提高,還要重視學生良好“習慣”與“修養(yǎng)”的培養(yǎng)。說話姿勢是口語交際很重要的輔助方式。良好得體的說話姿勢,是人良好的習慣與修養(yǎng)以及自主、自信、自強品格的外在表現(xiàn),可以增加口語交際時的表達效果?!墩f話要注意姿勢》這個教學內容,就是為了落實“標準”中關于培養(yǎng)良好的口語交際“習慣”與“修養(yǎng)”的要求而安排的。

《說話要注意姿勢》通過3幅情境圖,分別表現(xiàn)了幾個孩子在不同情境中不得體的說話姿勢:一個女孩在辦公室與老師交談時一手在抓頭,一手在扯衣服,—只腳在地上劃來劃去;—個男孩在家里吃飯時,邊吃邊與父母交談,說話間將一只腳蹺到了凳子上;課堂上,一個男孩俯著身子,兩只胳膊趴在課桌上,與別人作交流?!敖虒W提示”明確地指出了使用教材的思路,就是要在弄清情境圖意思的前提下,重點對圖中人物的說話姿勢是不是正確展開討論,發(fā)表白己的見解。在指出并討論說話姿勢不正確的同時,“什么樣的說話姿勢是正確得體的”也應該在討論范圍之列。這樣可以達到幫助學生明確并習得正確得體的說話姿勢的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說話要注意姿勢”這一“習慣、修養(yǎng)”要求,不是通過幾節(jié)課就可以達到的,應當貫穿于整個口語交際教學的過程之中,即在今后的口語交際的教學中,都應該注意貫徹落實這——要求。此外,我們還應在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去觀察自然、觀察社會、做好生活積累,啟發(fā)學生注意日常言行舉止的修養(yǎng),不斷增加自己口語交際的魅力。

二要注意學生“聽”、“述”能力的培養(yǎng)。

《講童話故事》屬于“講述”類話題,是為了落實“標準”中“聽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復述大意和精彩情節(jié);能完整地講述小故事”的教學要求,特意安排的一個教學內容。本話題的教學要求是:通過班級“童話故事會”的方式來“聽故事,講述小故事”。教師應根據(jù)“教學提示”,提前給學生布置準備童話故事的要求,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去準備。對童話故事選擇的要求有兩個:一是要短;二是要生動有趣。短,有利于學生講述,可以讓更多的學生有講述的機會;有趣,能使同學人人都愛聽、想聽,便于積累。

三要注意提高學生參加表達的自信心和興趣。

“標準”指出:在口語交際時,要“有表達的自信心”,要“積極參加討論”,要“對感興趣的話題發(fā)表白己的意見”。這些教學要求,我們應該努力結合每個口語交際話題的教學來落實。為了強化這些教學要求,教材也專門安排了一些話題以便進行針對性訓練。本冊教材安排了《教你玩游戲》這樣一個“交流”類話題。這個話題有兩個要求:一是要選擇一個自己玩過的有趣的游戲教大家玩;二是在教玩游戲時,要說清楚游戲的名稱和玩的方法?!白约和孢^的游戲”學生熟悉,可以增加“表達的自信心”;“有趣”容易激發(fā)學生發(fā)表自己想法和與別人交流的積極性。“玩游戲”只是一種憑借形式,關鍵在“教你玩”上。教玩游戲時,“教者”必須用適當?shù)恼Z言來說出游戲的名稱,清楚地表述游戲的玩法。被“教玩”的一方,為進一步了解游戲的玩法,可以提出一些問題,這樣,“教”與“學”就會形成一種雙向互動式的交流。這樣教學,符合“課標”要求,也符合教材編寫者的意圖。

《教你玩游戲》這個話題的教學,是建立在學生有游戲積累的基礎上的?!胺彩骂A則立”。我們應該在教學前,向學生提出學習這個口語交際話題的要求,指導學生去做一些準備(可以和綜合實踐活動結合起來),如讓學生去回顧、搜集、整理、玩一些游戲,熟悉、掌握、積累一些有趣的游戲。這樣,學生在參加口語交際時就會有備而來,這個口語交際話題的教學就能取得比較好的教學效果。

四要注意幫助學生掌握一些適用的口語交際本領。

《學會勸阻》、《學會轉述》屬于“學會”類話題?!皩W會”類話題的內容,一般與人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密切相關,都是現(xiàn)代人應有重要素養(yǎng)和交際能力?!皩W會”類的每一個話題,都是我們應該掌握的一種口語交際本領。因此,“學會”類的話題在口語交際教材中占有一定比例,僅本冊教材就安排了兩次。其實,我們對“學會”類話題并不陌生,在前面兩冊教材里都已經接觸到了,如:《學會祝賀》、《學會請求》、《學會待客》等。

我們在公共場所,經常會遇到一些不正確的行為,我們必須對此進行制止和勸阻。怎么勸阻是項本領。本冊《學會勸阻》這個話題,就是針對這個需要安排的。學會勸阻的關鍵在學“勸”上。勸,就要說話,“被勸方”必然要與“勸者”答話交流,勸阻不僅要用“言語”,還要用“非言語”。因此,“學會勸阻”是一個綜合性訓練。教材要求讓學生先說一說江曉寧等對不正確的行為是怎樣勸阻的。這里的“說一說”,就是讓學生對“怎樣勸阻”進行充分地討論。在學生說清楚的基礎上,再分角色進行表演。這里的“表演”實際上就是口語交際訓練。為了便于教學,教材精心設計安排了四幅情境圖。第一幅圖描繪的是江曉寧勸阻兩位小同學在高壓電線下放風箏的情景;第二幅圖描繪的是江曉寧勸阻一位同學在運動后喝生水的情景;第三幅圖描繪的是一位男同學見一個小女孩隨手丟垃圾上前進行勸阻的情景;第四幅圖描繪的是一位大同學見一位小同學在草垛旁邊放爆竹,趕忙制止勸阻的情景。情境圖提供的幾種不正確的行為,是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常見的。我們在教學中,要充分發(fā)揮情境圖的作用,讓學生結合情境圖提供的實例學習勸阻,學會怎樣勸阻。

我們在日常的生活、學習中,經常需要傳遞一些“事情”或者“捎”一些話,這就是轉述。轉述是一種不可缺少的口語交際方式,轉述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很有用的口語交際本領。根據(jù)“標準”中“能認真聽別人講話,努力了解講話的主要內容”以及能“復述”、“講述”的要求,教材安排了《學會轉述》這個話題。其實,這個話題也有下一學段關于“抓住要點”、“簡要復述”的要求的滲透。

《學會轉述》以“李響請假了,沒有到校”為由,請學生轉述一個通知,提供了通知的具體內容。這個安排,為學生提供了明確的轉述對象。教材還用“如果老師請你把上面的通知內容轉告給他,你見到他該怎樣說”的問題,激發(fā)學生學習轉述的動機。這樣,可以使每個學生都成為轉述者。在這個問題中,還暗含著一個要求:要想把通知完整地轉述給李響,我們現(xiàn)在應該先試一試,練一練。

口語交際的教學過程設計得如何,直接影響學生參加學習口語交際的興趣和課堂教學的效果。我們應遵循以下三個教學策略來設汁教學過程:

一是重情境創(chuàng)設策略。

口語交際是人面對面的交往,有著特定的情境,交際者所談的話題、所處的場合、交際的對象也都是特定的。我們在教學設計時,應該特別注意根據(jù)口語交際話題,去創(chuàng)設適當?shù)皿w的口語交際情境。

在教學《說話要注意姿勢》這個話題時,我們應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情境圖來創(chuàng)設情境。具體可以在引導學生弄清情境圖內容的基礎上,采用師生或生生表演的方式,來再現(xiàn)情境圖所提供的情境,(有條件的可以用電教媒體來展現(xiàn)情境),然后讓學生就情境中小朋友說話的姿勢是不是正確展開討論。在得到正確意見的基礎上,可以讓學生通過表演,展現(xiàn)正確的說話姿勢,以強化學生良好的口語交際習慣和修養(yǎng)?!秾W會勸阻》、《學會轉述》這兩個話題,也都可以采用根據(jù)情境圖表演的方式來創(chuàng)設交際情境。

在教學《講童話故事》這一課時,我們可采用美化環(huán)境的方式來創(chuàng)設情境。課前可以在黑板上勾畫一些著名的童話故事中的人物或場景,也可以將這些人物和場景做成墻飾,布置在周圍的墻壁上。這樣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參與講述的興趣,培養(yǎng)他們的自信心。 《教你玩游戲》適宜采用“室外游戲”的方式來創(chuàng)設交際情境。就是讓學生在室外分組玩一些事先準備好的有趣的游戲,讓學生進入真“玩”的情境。接著,分別讓他們把自己玩的游戲名稱和玩法告訴大家,再教大家玩一玩。

二是重雙向互動策略。

從口語交際的實際來看,口語交際雙方的角色是不斷變換的,參與交際的雙方既是說話人,又是聽話人,既是表達者,又是領會者。交際的雙方總是在不知不覺中及時地調整、交流著信息??谡Z交際有著很強的雙向互動性。我們在設計口語交際教學的過程中,應根據(jù)具體的話題,根據(jù)學生的實際,將課堂教學過程設計成“雙向互動式”的過程。有些話題的雙向互動性非常明顯,我們只要整體把握,就水到渠成。有些話題雙向互動性不夠明顯,我們要仔細研讀教材,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并在教學中因勢利導,使其實現(xiàn)雙向互動??梢越梃b的課堂“雙向互動”的方式很多,如表演、小組交流、師生交流、請求幫助、詢問、即興交談、話題討論、辯論等。

本冊教材幾個話題的雙向互動性都不是很明顯。因此,我們在教學時應該想方設法,盡可能使教學過程實現(xiàn)雙向互動。

《學會勸阻》這個話題,我們大都會采用表演的方式來進行雙向互動。一般來說都能達到預期的目的。要注意的是,如果我們在教學時只關注“勸阻一方”怎樣說話,那么這個話題就有可能會失去互動性。因此,我們在學生表演的時候,不但要引導“勸阻方”“會勸”,而且要注意引導“被勸阻方”“會應對”。這才是真正的雙向互動。

在教學《學會轉述》這個話題時,我們可讓一名學生做李響,再請另一名同學向他轉述“通知”。在轉述的過程中,應注意啟發(fā)“李響”向轉述者提一些問題,還可以加入一些禮貌性的交際語言等。這樣就有利于將單方面的轉述變成雙向互動式交流。

《說話要注意姿勢》的教學,關鍵是要抓住“跟誰說話”做文章,啟發(fā)引導學生尋找一個話題,與交際對象交流,形成雙向互動。在表演正確的說活姿勢時,也可以這樣做。當然,在討論“說話姿勢是不是正確”時,如果巧妙設計,也可以互動起來。

《講童話故事》看起來是一個單方講述的話題,如果我們換一種方式去組織,同樣可以實現(xiàn)雙向互動。如可以采用由學生“點將”的方式,指名要求某同學講故事或講一個什么故事,被“點”的同學以表示愿意講或不愿意講的方式予以應答,在講完故事后,講故事的同學可以清“點將者”對所講的故事發(fā)表意見,“點將者”也可以對“被點者”的講述表示感謝。這樣教學,課堂就可以形成雙向互動了,課堂氣氛也會因此而變得活躍起來。

三是重實踐策略。

口語交際有著很強的“實踐性”,我們應努力讓學生在口語交際的實踐中學習口語交際,提高口語交際的水平和能力。我們在設計教學過程的時候,應緊緊抓住實踐這個關鍵,以學生為主體,尋找有利于創(chuàng)設讓學生進行口語交際實踐情境和氛圍的“高招”,設計出雙向互動的教學過程。

我們還應注意在口語交際的教學過程中,大力削減口語交際知識的傳授環(huán)節(jié),使課堂有充裕的時間讓學生實踐。

我們還可以結合課堂教學實際和學生的實際,對所教學的話題進行一些適當?shù)臄U展,讓學生 (特別是在口語交際方面有困難的同學)得到多一些的實踐機會。如《說話要注意姿勢》這個話題,我們在完成了教材提供的情境圖的討論后,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適當補充幾個類似的現(xiàn)象,讓學生來練習。也可以讓學生說一說自己平時在這方面的表現(xiàn),讓大家來品頭論足?!秾W會勸阻》這個話題,也可以再出示或列舉一些人們在公共場所的不正確行為,然后用剛學到的“勸阻”本領去勸阻。在教《學會轉述》時,可以另設計幾個通知讓學生練習轉述。

當然,我們更應鼓勵學生,將在課堂學到的口語交際本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

(制定:華爾嫗 審定:金沙曉語)

昨天訪問: 187730 ?| ?今天訪問: 110996 ?| ?本月訪問: 6642501 ?| ?上月訪問: 6788709 ?| ?訪問總數(shù): 213678585

?

Copyright? 2019-2024 金壇教育服務 蘇ICP備0602307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