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5-04-03 信息發(fā)布:孔惠萍 瀏覽量:34次
——金壇區(qū)習作教學系列專題研討第五次活動紀實
2025年4月2日,在東城實驗小學春意融融的報告廳內,一場聚焦“新課標背景下高年段習作教學路徑探索”的專題研討活動如約啟幕。作為金壇區(qū)習作教學系列研討活動的第五站,本次活動由區(qū)教師發(fā)展中心牽頭,聯合東城實驗小學教育教學聯盟共同承辦。來自全區(qū)各校的高年段語文骨干教師及近兩年新入職教師代表共聚一堂,探尋習作教學從“技法傳授”邁向“素養(yǎng)生長”的轉型之道。
活動伊始,來自東城實驗小學的陳燕老師執(zhí)教五年級下冊《習作8 漫畫的啟示》,陳老師的課深度踐行新課標理念,將課堂化作習作探索的生動場域。她以“漫畫”為引,借趣味導入點燃學生熱情,帶領學生研讀華君武資料、賞評漫畫內容,梳理出“觀察畫面—解讀啟示—聯系生活”的讀畫方法。課堂上,“漫畫初覽曉內容”“讀懂畫意說看法”“聯系生活談感受”“學法遷移練表達”等活動環(huán)環(huán)相扣,推動學生在觀察、思辨與表達中,精準把握漫畫類習作的創(chuàng)作精髓,實現閱讀到寫作的自然過渡。
緊接著,來自茅麓小學的趙夢穎老師帶來六年級下冊《習作3 讓真情自然流露》,趙老師的課以“情感”為軸構建精巧的教學脈絡。上課伊始,趙老師用“成語配表情包”激活情感感知,拿自身鮮活的事例分享拉近距離,“故事猜情緒”活動深化體驗,多維度引領學生感知情感表達的豐富樣態(tài)。課的主體部分,老師更借助例文賞析,提煉“融情于事”“融情于景”“融情于心”等習作技法,讓學生在實踐探究中,悄然解鎖“讓真情自然流露”的寫作密鑰,書寫情感表達的生動注腳。
隨后的主題沙龍,東城實驗小學資深教師與青年教師代表匯聚一堂,共同研討。在主持人高珊珊老師的帶領下,團隊圍繞“從痛點到生長點——高年段習作教學問題剖析與改進”這一核心主題,展開深入分享。沙龍組的成員們針對高年段習作教學現狀,精準剖析諸多“痛點”:學生寫作缺乏真實性,觀察與積累意識淡薄,提綱運用生疏,在細節(jié)刻畫、融情于事等習作技巧方面掌握不足。大家在剖析問題的基礎上,給出改進策略,堅持“內容重于形式”原則,為高年段習作教學改革指明實踐方向。
活動最后,教研員孔蕙萍老師主持現場評課與總結。她認可陳燕、趙夢穎兩位老師的課在踐行新課標理念方面的價值。指出陳燕老師的課緊緊圍繞主線,架構清晰;趙夢穎老師則以情感為驅動,巧妙實現習作方法的建構,兩節(jié)課皆為高年段習作教學提供了優(yōu)質范例。孔老師結合沙龍主題,拋出三組話題:讀與寫中的“消”與“長”,作文教學中的“有”與“無”,寫作筆法的“刻意”與“自然”,帶領老師們圍繞習作教學的施教與診斷展開思辨。孔老師呼吁教師在習作教學中,始終將學生置于主體地位,切實將新課標理念轉化為課堂教學行動,真正提升學生的習作素養(yǎng)。
此次活動以課堂為基石,以研討為紐帶,為金壇區(qū)語文教師搭建起交流互鑒的平臺。不僅展現了金壇區(qū)在習作教學改革中的探索成果,更勾勒出未來教學的發(fā)展路徑。相信在對習作教學的執(zhí)著探索中,金壇區(qū)語文課堂將綻放出更加絢麗的素養(yǎng)之花。
(東城實驗小學 許兆越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