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4-10-13 信息發(fā)布:錢荷琴 瀏覽量:509次
秋風吹盡舊庭柯,黃葉丹楓客里過。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英語教研時。10月11日下午,金壇區(qū)2023屆和2024屆10位英語新教師、東城實驗小學英語組全體成員及基本功集訓選手齊聚東城,進行了新學期第一次新教師培訓。本次培訓共有四個議程:一、鄒小曼老師和史長哲老師分別進行課堂展示,其他教師進行點評;二、聆聽骨干教師耿鈺鈺老師的主題講座《新教材的思與行》;三、優(yōu)秀新教師基本功訓練;四、研訓員錢荷琴老師進行活動總結。
首先東城實驗小學的鄒小曼老師執(zhí)教了新教材三上U3 Are you Su Hai?的Lead-in & Cartoon time。本語篇為連續(xù)性文本中的對話語篇,圍繞日常生活,屬于“人與社會”主題范疇,主要講述了Bobby在游戲中了解朋友的對話交際。圍繞詢問朋友姓名,初步涉及一般疑問句知識點Are you ...? Yes,I am./No I’m not.等。鄒老師用Big Question貫穿全課,首先通過簡單的師生問答回顧之前的語言點What’s your name?等。接著通過twins這個點切入主題并引出核心句型Are you ...?等知識點,然后引導學生由Bobby找Jake的過程感知并學習整篇故事。最后用演故事、自主創(chuàng)編和字母學習結束整課時,讓學生在情境演繹中鞏固并理解。
西城實驗小學的史長哲老師執(zhí)教了新教材三上U3 Are you Su Hai?的Story time。本語篇講述麥克認識蘇陽并了解蘇海蘇陽的關系,最后能辨認出兩人并對她們班級有所了解的故事,貼近學生校園生活,主題群為“社會服務和人際溝通”中的子主題“同伴交往”。 這節(jié)課課堂活動豐富,富有趣味。首先通過聽音識人的游戲激發(fā)學生對大問題的思考:如何更多了解新朋友?指出聲音可以幫助我們識別他人,但有時還不足夠。接著切入文本,通過學習麥克了解新朋友的方式引出核心句型Excuse me, are you…?和what class are yoy in?等。然后在朗讀和表演中感知人物情感,學習育人價值,使學生意識到熱情禮貌地交流是了解新朋友的重要方式。最后創(chuàng)設新的情境,鞏固理解并運用。
課后,研訓員錢老師、2023及2024級新教師對兩位教師的課堂進行評課,先是曹婷老師,顧亞萍老師、秦媛、以及繆雨彤等各位老師提出了自己的見解,除了對這兩節(jié)課堂的贊賞之外,他們提出了字母的書寫需展示到位,問題拋出量要符合學生的記憶特點,課堂需要關注全體學生,同時讓課堂收放自如等建議。
接著,研訓員錢老師進行了總結性評價。錢老師首先肯定了兩位新教師課堂,同時指出,第一,一節(jié)高效生動的課堂中,教師應通過不同的獎、評等巧妙方式讓課堂收放自如;第二,課堂中要學會通過“點狀發(fā)言”抓住學生的注意力;第三,學生活動環(huán)節(jié)需指令清晰、分析到;第四,課堂學習內容應基于教材和學生基礎而高于教材。作為教師,應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問題,讓學生真正“有所得”,開展真實有效的課堂。
然后,華羅庚實驗學校的骨干教師耿鈺鈺老師作了主題講座《新教材的思與行》。耿老師用生動的語言,展示了她在面對新教材展示課U3的Story time板塊的備課及心路歷程,比如:教師應把控住課堂或讓學生在情境中去感知選出單詞的中文意思等等,真正做到了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接著,耿老師將自己的課堂設計與史老師的同課進行了詳實的對比分析。
接下來,為推動青年教師提升專業(yè)素養(yǎng)和提高教學能力,錘煉扎實基本功,賦能青年教師專業(yè)成長,在本次活動中,四位金壇英語新秀教師蔣昀橋、蔣文娟、曹婷、陳雨蕾老師訓練展示了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包括對省評優(yōu)課的點評、粉筆字和即興演講三部分。
書寫過程中,四位老師神態(tài)自然,揮灑自如,書寫一筆一劃、結構勻稱、疏密有致。沙沙響的粉筆聲演奏出美妙的音樂。
即興演講環(huán)節(jié),老師們當場抽取話題,3分鐘準備,3分鐘演講。大家用生動自信的語言表達了對話題English teaching相關的理解。接著,骨干教師周薛玉老師對四位新教師的表現(xiàn)提出了一些提升建議。
最后,研訓員錢荷琴老師做活動總結。錢老師肯定了新秀選手們的投入狀態(tài)以及展現(xiàn)出的扎實素養(yǎng)與專業(yè)學識,同時對后續(xù)訓練的方向、青年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等方面提出了建議與要求,以期為金壇小學英語教學貢獻新的力量。
惟其艱難,方顯勇毅;惟其磨礪,始得玉成。一次扎實的集體教研就是教師們的一次思想碰撞,每一次碰撞就會有提升,有收獲。讓我們在思考與實踐中前進,不斷探索,尋找到更美麗的教育風景,共繪金壇小英新篇章!
東城實驗小學 鄒小曼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