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8-10-22 信息發(fā)布:陳秋云 瀏覽量:5642次
10月的颯爽秋風帶走了夏日的燥熱與煩悶,卻帶不走各校小語教師挖掘語文課堂教學深度的熱情。為加強我區(qū)小語青年教師隊伍建設,提升小語青年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教學能力,促進區(qū)域內小語青年教師快速發(fā)展,10月17日,由區(qū)教師發(fā)展中心陳秋云、孔惠萍兩位老師組織的小學語文新教師課堂教學第一次調研活動正式拉開序幕。
兩位教研員及41位兩年內小學語文新教師齊聚華羅庚實驗小學階梯教室,聆聽了5節(jié)課,老師們認真鉆研課本、對教學進行了精心設計,集學校和整體之力,充分展現(xiàn)出了對高段語文課堂教學的理解。
上午執(zhí)教的內容是《艾滋病小斗士》,第一堂課伴著學生的誦讀聲伊始,華羅庚實驗小學李佩文以“斗士”為切入點,展開了第一課時的講授,瞬間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在進入文本之前,學生通過課前預習,了解有關艾滋病的基本常識,為學生閱讀時體會小恩科西的游戲品質奠定結實的基礎;第二堂課是由河頭小學王悅老師執(zhí)教。堂課導入呈現(xiàn)的數字及艾滋病患者的圖片,為本堂課構建起凄慘、傷痛的情感基調。接著,王老師引導學生通過找一找、畫一畫三個問題“小恩科西有著怎樣不幸的遭遇?”“小恩科西知道自己患病是如何做的?”“恩科西的聲音?”讓學生認識到一個頑強、勇敢和樂觀的恩科西;第三堂課執(zhí)教的是建昌小學的馮思舜。馮老師在生字詞的處理方面給予了足夠的時間,不管是對于詞組的分層次出示,還是對個別難理解的詞語處理,老師都能夠耐心且細致的講解。在理清文章脈絡時,更是采用找一找時間點,排一排時間順序來幫助學生梳理文本。
課后,為了更好地鍛煉新老師的現(xiàn)場學習能力、即興表達能力、教學建構等能力,本次活動前半段尾聲以兩個議題“怎樣劃分課時安排及上好兩堂課,并思考三位老師的可取之處及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重構課堂?!焙汀鞍滩〉目膳轮帒鯓咏??恩科西頑強、勇敢的精神應怎樣教?”。在場的各位老師各抒己見,分別對上午執(zhí)教的三位老師的課堂進行了不同層次的思考。陳老師和孔老師在評課的最后給三位老師進行了一次全面的點評。
下午執(zhí)教的內容是《牛郎織女》,首先由華城實驗小學齊麗老師帶領學生誦讀古詩《七夕》展開。教師通過四組帶有總結性的四字詞語,并借助《牛郎織女》一文中的主角和配角,讓學生簡要講述這則故事。最后一堂課由新城分校的朱貝貝執(zhí)教。朱老師除將課本知識傳授給學生,課堂上還注重課外知識的拓展,比如:中國四大民間愛情故事、從多個民間故事剖析這類體裁的相同點。
課堂教學精彩紛呈,課后點評也是有點有面,各位老師就議題:“民間故事應該怎樣教?”根據自己對文本的解讀,點評角度集中在主角與情節(jié)的聯(lián)系上應如何高效的融合這一重點上。孔老師在評課的最后,提出應對《牛郎織女》這一課,可以從不同緯度展開對文本脈絡的梳理:1.故事主題的探究?!杜@煽椗愤@則民間故事可以是浪漫的、凄美的、圓滿的和美好的。根據陳列的主題展開講解。2.表達方法的探究。故事的敘事存有波折,利用直觀的線段和文字展現(xiàn)“一波三折”曲折的故事情節(jié)。3.人物形象的品評。每個人物在一則故事中,都有其特定的位置和作用。
最后,陳老師對前兩次上交的作業(yè)進行了點評,要求新教師以認真的態(tài)度對待每一周的作業(yè),用“縱向比”來審視自己是否在每一周、每個月有提升??桌蠋焺t結合今天的課堂布置了本周的另一項作業(yè):就兩個教學內容和兩個議題進行評課稿的書寫。這不僅是對培訓的總結,也是對每一位新教師的一次磨練。集體的力量是強大的,在每一次的同題異構中都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相信我們這些新教師在小語路上會越走越成熟。
(社頭小學 徐貝貝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