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教育局>>教育資源>> 內(nèi)容
享受教育“慢生活”

信息來源:    發(fā)布時間:2018-02-23    瀏覽量:4659次

  假期,我閱讀了《如何做最好的教師》一書,粗覽書中中外教育家的經(jīng)典事跡及感言,我對這三句話深有感觸:
  第一句話:作為教師首先就要了解學生,有時我們對學生是一點也不了解的,對他們的觀念錯了,所以愈走就愈入歧途……輕率地對學生們下斷語的人,是往往會判斷錯誤的!——盧梭
  引發(fā)我對這句話的反復咀嚼和思考,是由暑假發(fā)生在兒子身上的一件小事開始的:這是上幼兒園的兒子前些時候畫的一幅畫,畫的是什么,大概沒幾個人會猜到。那天天很熱,兒子說想畫畫, 我便懶洋洋地給他遞了一張紙,接著就忙自己的事去了。一般他畫畫的時候我從來不看,因為好多次他畫的作品在我看來都是亂七八糟的,完全沒有同齡小朋友畫的好,而且他也不懂得“謙虛接受”我的指導。我想他應該是沒有一點美術天賦的。畫完后,他蹦蹦跳跳地給我看,拿在手里,我在心里苦笑一聲:什么東西,四不像的。但嘴上仍夸張地表揚一聲:你畫的綠毛毛蟲真好看。兒子的回答讓我大跌眼鏡:“你說的不對,是綠色的太陽!”?!疤枒撌羌t色的或是黃色的呀,你去把那本故事書翻開看看里面的太陽是什么顏色的……” 我耐著性子糾正著,看來今后還得對他普及一下顏色的知識。 兒子不睬我,又跳著去拿給在樹蔭下?lián)癫说耐夤?,于是我聽到了這樣一段對話:“寶寶,太陽怎么畫成綠色的了?”“綠色的么不刺眼呀,照在人身上么特別涼快,就像在這棵樹下一樣”,“那冬天怎么辦呢?”,“冬天就讓太陽翻個面,那面是紅色的不就好了嘛”……
  聽著老少兩個的對話,我陷入了深思:想不到邋遢的一幅畫背后蘊含著孩子如此美妙的童真童趣,他們對周圍世界感知的敏感和獨特、獨創(chuàng)的想象遠遠超過了成人。我一直覺得自己最懂兒子,舉手投足傳達出來的信號我都能正確解讀,但也出了不少意外,很多“會錯意,判錯案”的事實告誡我:兒童也是一個獨立的生命個體,再小的孩子也有獨特的思想和豐富的內(nèi)心世界,而讀懂他們的內(nèi)心世界則是一個很大的命題。同樣的,在平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們常常容易僅憑經(jīng)驗想當然地去推測學生的心思,想當然地輕易給學生下各種斷語,想當然地讓他們按照老師的既定方式去執(zhí)行,忽視了真誠的傾聽、溫情的理解、誠摯的同理和深入地研究。教育家波利亞說:“老師講什么固然重要,但學生想什么比這重要一千倍”。我想,懂孩子才是教育孩子的開始,如果我們不懂孩子,那么我們給孩子實施的教育于孩子而言無異于一場災難。

  讓我印象深的第二句話是這樣的:
  學習只能促進,老師只是一個促進者。教師的作用表現(xiàn)為:幫助學生明確他們想要學習什么,幫助學生安排適當?shù)膶W習活動和材料,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他們所學東西的個人價值,建立并維持能促進學習的心理氣氛。——羅杰斯
  有這樣一個關于蝴蝶的故事,老師們都很熟悉:一天,一只繭上裂開了一個小口,有一個人正好看到了這一幕,他一直在觀察著,蝴蝶艱難地將身體從那個小口中一點點地掙扎出來,幾個小時過去了……接下來,蝴蝶似乎沒有任何進展。看樣子它似乎已經(jīng)竭盡全力,不能再前進一步了……這個人實在看得心疼,決定幫助一下蝴蝶:他拿來一把剪刀,小心翼翼地將繭破開。蝴蝶很容易地掙脫出來。但是它的身體很萎縮、很小,翅膀緊緊地貼著身體……那個好心人接著觀察、期待著在某一時刻,蝴蝶的翅膀會打開并伸展起來,足以支撐它的身體,成為一只健康美麗的蝴蝶……然而,這一刻始終沒有出現(xiàn)!實際上,這只蝴蝶在余下的時間都極其可憐的帶著萎縮的身子和癟塌的翅膀在爬行,它永遠也沒能飛起來……
   這個好心人并不知道,蝴蝶的成長,必須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奮力掙脫“繭”的束縛,最終才能破繭成蝶。在它奮力掙脫束縛的整個過程,不忍目睹其痛苦的人的“善意”的“幫助”,令它永遠失去了飛起來的希望。再次面對這個故事,我心里仍感覺到一股強烈的震撼。善良的人無意間卻做了多么“殘忍”的事!這只永遠飛不起來的蝴蝶又何其不幸!聯(lián)系我們的教育教學,是否也曾“善意”地幫了學生的倒忙,是否也曾急功近利、拔苗助長,“善意”地折斷了學生學習的“翅膀”呢?
  曾經(jīng)上過一節(jié)啞巴課,那幾天感冒,喉嚨一直啞著,第一天,我用帶著磁性的沙啞聲音上課,學生的新奇大于感動。第二天,我繼續(xù)用更滄桑低沉的嗓音上課,我想總復習課的內(nèi)容多重要啊,不講不行??!大部分學生倒也領情,但也有一些學生“趁人之?!?,偷偷忙著別的事。第三天,本已好轉的喉嚨因早晨淋了一場雨,竟然徹底啞了,發(fā)不出一點聲音。思慮再三,我決定讓學生自己來上這節(jié)復習課,能講到多少算多少,權當是一次嘗試吧。我把這個消息寫給學生們看后,他們眼神里流露出的不是我想象中的遺憾,而是一種期待和興奮。在我把復習的要求一一板書后,學生們便開始準備起來。接下來每一個要點的解讀和理解均由那些小老師來完成,每一位小老師在表達的時候,臺下的每一個學生都笑兮兮地豎著耳朵認真在聽,說得精彩的,他們會報以掌聲,像看了一場精彩的表演;說得不足的,他們會有積極地補充;說得有爭議的,他們會有理有據(jù)地辯論;說到激動處,在我的鼓勵下,他們會上講臺拿著教具比劃指點,會在黑板上寫寫畫畫,會以一反三,由此題拓展開去,甚至對暫時沒法解開的題目,會提出來暫時放一放,課后思考后明天再議……整個過程中,他們互動交流的熱情遠遠超過了平時,課堂中思考、學習氣氛熱烈而有序。而我做的主要工作就是適時地提供研究的材料,積極地調(diào)控和推進復習的進度、深度和廣度。有趣的事,被封住嘴巴的我,眼睛變得會特別的“察言觀色”,能隨時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狀態(tài),能仔細體察每一次討論的重難之處。同時肢體語言也變得特別的豐富,鼓掌、請的手勢也用上了、豎大拇指、摸摸學生的頭發(fā)、這些平時上課沒時間做或者說是懶得做的動作被使用到前所未有的高頻率。學生們很快樂,我也樂得輕松。課后,我在思考幾個問題:學生已經(jīng)會的內(nèi)容該不該復習了,該講些什么,看來,有時候教什么真的比怎么教更重要!學生的學習差異是客觀存在的,能否將差異也變成一種資源?再后來,我把這節(jié)啞巴復習課記錄下來,與幾位專家老師一起分享,與他們的交流使我認識到:盡管教師因為他的知識地位,需要起主導作用,但他仍然是服務者,是為主體服務的,而且好的服務者應當盡可能地不露痕跡,用最科學的方式從“最接近學生發(fā)展區(qū)“的起點引導他們走向最遠的終點。優(yōu)秀的教師,不能讓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成為后續(xù)進步的絆腳石,不要讓自己陷入固步自封和瑣碎抱怨,面對學生的變化和成長,對他們要報以一份敬畏之心,用心發(fā)現(xiàn)孩子的本性,循著孩子的本性,潤澤孩子的本性,充滿激情地不斷嘗試、不斷創(chuàng)新自己的課堂,普通老師其實也可以創(chuàng)立更適合自己和學生的教學法。

  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一句經(jīng)典名言:“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我對這句話也是由衷地認同和欣賞。
  我想,教什么課都不要忘了自己在教人。
  前些時候,碰到已經(jīng)畢業(yè)的學生家長,她告訴我她的孩子一直記得我講過的一道題和一個故事,讓我倍感激動。
  這道題是說外面半圓的周長=里面幾個小半圓周長之和。題目講完后,我就告訴學生,生活中,有時他們的意義并不完全一樣,接著給他們講了這樣一個故事:曾經(jīng)1984年,在東京國際馬拉松邀請賽中,名不見經(jīng)傳的日本選手山田本一出人意料地奪得了世界冠軍。當記者問他憑什么取得如此驚人的成績時,他說了這么一句話:“憑智慧戰(zhàn)勝對手?!碑敃r許多人都認為,這個偶然跑在前面的矮個子選手是故弄玄虛。兩年后,在意大利國際馬拉松邀請賽上,山田本一又獲得了冠軍。有記者請他談一談經(jīng)驗,山田本一回答記者的仍是上次那句讓人摸不著頭腦的話:“用智慧戰(zhàn)勝對手?!笔旰螅@個謎團終于被解開了,山田本一在他的自傳中這么說:“每次比賽之前,我都要乘車把比賽的線路仔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較醒目的標志畫下來,比如第一個標志是銀行,第二個標志是一棵大樹,第三個標志是一座紅房子,這樣一直畫到賽程的終點。比賽開始后,我就以百米沖刺的速度奮力向第一個目標沖去,等到達第一個目標,我又以同樣的速度向第二個目標沖去。四十幾公里的賽程,就被我分解成這么幾個小目標輕松地跑完了。起初,我并不懂這樣的道理,我把我的目標定在四十幾公里處的終點線上,結果我跑到十幾公里時就疲憊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遙遠的路程給嚇倒了?!?br>   山田本一說的不是假話,心理學上的確是這樣的。我接著告訴學生,同學們都有美好的愿望或遠大的目標,要達到目標,就要像上樓梯一樣,一步一個臺階,把大目標分解為多個易于達到的小目標,腳踏實地向前邁進。在學習和生活中,之所以很多人做事會半途而廢,往往不是因為難度較大,而是覺得結果太遙遠。他們不是因失敗而放棄,而是因心中無明確而具體的目標乃至倦怠而失敗。如果同學們把自己的大目標分解成圖中的一條條小路,以一小段、一小段為目標,不斷激勵自己,也許不久的將來,成功就在眼前。隨后我也舉了一個生活中的例子”……事實證明,這樣的題外話被學生記住了,雖然當時六年級的孩子可能不能真正完全理解,但我想基本的意思他們能懂,甚至會有所觸動。
  時機適合的時候,我會在課堂上講一些題外話,在總復習中練習“同分母、同分子分數(shù)比較大小”后,我的“題外話”是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名言:“一個人就像是分數(shù),他的實際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對自己的估計好比分母,分母愈大,則分數(shù)的值就愈小”;在練習“圓柱形水桶有漏洞,求容積”問題后,我給學生介紹了著名的“短板原理”,告訴他們“缺點有時是通向成功路上最大的絆腳石”,要取長補短,不斷學習、完善自己;在學生練習小數(shù)乘除法后,出現(xiàn)了諸多有關小數(shù)點移動的錯誤,我就給學生們講著名的《小數(shù)點的代價》的故事,告誡他們“細節(jié)決定的不止是成敗,甚至是生命”,要精益求精。繼而由錯題引申到錯事,引導學生面對錯誤和挫折,不逃避,不找借口,要勇于承擔、智于分析、樂于改進、少犯錯誤……
  教育學者張文質(zhì)先生說,自然有自然的法則,而教育也有教育的規(guī)律;教育是慢的藝術,違背規(guī)律的急功近利的教育必定是失敗的。是啊,很多時候,老師們都急切地希望能用一種超乎尋常的模式在短期里給教育教學提速,盡快地創(chuàng)造奇跡,于是我們常常沒時間傾聽孩子的想法,沒時間洞悉和思考一個成長中的兒童最需要的究竟是什么?沒時間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為……所以才有了種種急功近利的做法,才有了日復一日“恨鐵不成鋼”的抱怨,結果反倒吃力不討好,欲速則不達。我想,教育的確是一個“慢活”、“細活”,是生命潤物無聲的沉潛,是深耕細作式的融入、是厚積薄發(fā)般的積淀。慢就意味著對生命成長規(guī)律的尊重,慢就意味著克制、微笑、耐心、寬容、等待、欣賞、反思和研究……

昨天訪問: 192118 ?| ?今天訪問: 139751 ?| ?本月訪問: 5117321 ?| ?上月訪問: 7284884 ?| ?訪問總數(shù): 198278672

?

Copyright? 2019-2024 金壇教育服務 蘇ICP備0602307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