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金壇區(qū)教師發(fā)展中心!

常州教育  |  常州教科院  |  郵件中心  |  協(xié)同辦公  |  返回教育服務中心

您現(xiàn)在的位置:教師發(fā)展中心>>學科動態(tài)>>綜合研訓>>信息技術>> 文章
“片言只語”話“說課”

發(fā)布時間:2018-02-23    信息發(fā)布:無    瀏覽量:3578次

過程闡述時——“濃縮的不是精華

現(xiàn)象:把對“教學過程的闡述”作為課堂教學“真實的再現(xiàn)”。

結果:對“師生交往環(huán)節(jié)”瑣碎、平淡的描述,破壞了評委對說課者在教學過程中所采用的“主導性”教學策略的整體感受,難免會產(chǎn)生厭倦。

分析:在說課中對“教學過程的闡述”與“課堂教學的展示”之間有著明顯的區(qū)別,特別是在“表現(xiàn)時間”與“表現(xiàn)空間”兩個方面都非常有限,“說過程”的時間最多十分鐘,因此在真實課堂中的師生、人機等多種空間、關系的交互在“說課”的場景中大大簡縮了,因此需要說者也必須進行“濃縮”,托出“整體思路”、彰顯“精彩”環(huán)節(jié),如果還是將寶貴的時間化費在對平談、無奇的教學過程性的描述,那么可能就會導致評委生出“羅嗦+平庸”感受。

建議:托出“整體”、彰顯“精華”

分析的時候——“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現(xiàn)象:在“教學分析”部分給自己的教學設計找了很多“先進的理念”、作了全面的“考慮”,而在過程闡述中,還是走“演示講解——模仿練習”的老路,機械且單一。

結果:讓評委聽后立即生出:說課者不能“自圓其說”、“華而不實”,甚至有“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反感。前面“吹得越是厲害”,后面越有可能“落空”,真可謂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分析:評委很自然地會將整個說課分成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分析”,第二部分是“過程”,其中“分析”部分涵蓋了教材分析、學生分析、教學方法分析等。第二部分應該是基于說課者對教學活動中所涉及因素的綜合分析與判斷之上的展開過程。這兩部分在邏輯上應是“前后映證”,它們二者間應是這樣的關系:

分析(判斷、決策)實施(過程展開)

但是許多說課者在這個簡單關系的處理上出現(xiàn)諸多問題,除了前面所述的現(xiàn)象,再如,在分析時,給自己的教學定下的諸多目標,當然會有許多“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目標,而“過程”中我們看到的還是“純技術的傳授、學習”。還有,前面說了要對學習過程、結果進行“全面評價”,后面卻沒有具體、可操作的評價標準等等,體現(xiàn)出一個共同性問題,即:“說的是一套,做的是另一套”,當然造成這個問題是有內(nèi)在原因的,這里我就不詳說了。但是對于各類流行、時髦的“理念”,要有一定深度的了解,恰當?shù)匾?,而不是不分青紅皂白,當作“標簽”給自己的設計全部“貼上”。

建議:前呼后應、有根有據(jù)

情境創(chuàng)設時——“虛晃一槍”

現(xiàn)象:在教學設計中,說課者都為自己的教學設計了“導入情境”,倒也創(chuàng)設看似“和諧、活躍”的氛圍,而進入實質性的教學時,所謂“氛圍”就不對勁了,就好比:一上課,讓學生聽一曲非常好聽的網(wǎng)絡歌曲,學生聽了很是興奮,很是激動,學生(評委)以為教師要和大家談談曲絡歌手或者MP3的制作,哪知道,老師要大家接著學習“編程”,真是掃興!

結果:讓人感覺這樣的情境創(chuàng)設毫無實際意義,甚至“徒有虛名”。

分析:在“情境創(chuàng)設”這一環(huán)節(jié)上的問題除了上例,還有幾種典型,比如:想讓學生對PPT產(chǎn)生興趣,卻靠利用PPT的平臺播放一段學生喜愛的動畫片來吸引他們;想讓學生明白“圖表比數(shù)據(jù)更直觀”,卻硬是要讓學生先從“圖片比數(shù)字更容易記憶”的活動中“有所感悟”;更有許多教師“創(chuàng)造”了有悖于社會真實生活的“情境”。對于這些問題,我們要思考:費盡心機去創(chuàng)設情境的目的是什么?或許是想讓學生的學習活動基于他們所熟悉的情形之中,也許是為了讓學生產(chǎn)生學習的動機、欲望,可能是想使學生的學習與他們生活實踐、自我提高的需要緊密相聯(lián),也可能是……但是我們不能忘了一點,要讓學生真正“進入情境”,并從中受到感染,這個情境最好是在學生和評委都感覺很“自然”的。

建議:情境的創(chuàng)設要力求“自然”、“有效”

教材處理時——走向“極端”

現(xiàn)象1:過分拘泥于教材。教學過程設計就是對教材中每個例子及其編排順序的“復制”,不敢“越雷池半步”,即是是已經(jīng)過時的,也原樣照搬。

現(xiàn)象2:目無教材、自說自話。許多教學設計根本不考慮教材中對學生信息技術知識技能等方面的指向與定位,教師僅是借用教材的一個“課題”,然后不是學生讓“自主探究”,就是教師自己搞一套“學科整合”,到頭來,也不知道學生究竟學了點什么。

結果:恐怕不用多說了。

分析:我們現(xiàn)行的教材因為信息技術本身的飛速發(fā)展、這門課程改革進程的發(fā)展,在一定程度上已經(jīng)不能很好地適應現(xiàn)在的信息技術教育活動了,“以單純地介紹軟件的大致操作為主”教材讓我們感覺到它過于“單一”、“直白”,有人稱它為“微軟式說明書”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是教材編寫畢竟是遵循了一定的規(guī)律,在知識、技能的培養(yǎng)目標設定方面是有系統(tǒng)的。當我們對現(xiàn)行教材有了一定認識后,就可以讓我們對教材處理方式上更加“理智”。如果是“照本宣科”,你為什么還要費盡心思來做什么“教學設計”?這個年代還是“以本為本”,肯定難以讓所有的人都認同。相反,過于強調“學科整合”的那一套,讓人感覺是其他學科的教師運用信息技術上其他課程,這樣的課究竟是姓“信息”、還是姓“語文”、“數(shù)學”…都不是很清晰。

再則,不同的人看待事物的態(tài)度,對于事物發(fā)展變化的價值取向是不同的,但是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每個人的內(nèi)心都需要一種“平衡”,所以走極端的做法是“危險的”,成功的可能性也是輕小的。

建議:合理取舍,適度挖掘。

可以結合“初識PPT2000”來更進一步解釋這個建議,針對WORD2000PPT2000在操作方式大致相同,以及學生對OFFICE2000軟件的已有經(jīng)驗等情況,我們可以利用“遷移”規(guī)律,“弱化”一部分教材內(nèi)容,而對PPT2000具有“特征性”的內(nèi)容則應該“強化”,如指導學生學會運用合適的“版式”恰當?shù)亟M合內(nèi)容、運用合適的“模板”恰當?shù)乇憩F(xiàn)主題等等,盡管教材中只是“一帶而過”,但這些也是我們應該適度拓展之處。

昨天訪問: 187730 ?| ?今天訪問: 175203 ?| ?本月訪問: 6706708 ?| ?上月訪問: 6788709 ?| ?訪問總數(shù): 213742792

?

Copyright? 2019-2024 金壇教育服務 蘇ICP備0602307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