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7-12-12 信息發(fā)布:無 瀏覽量:2549次
思想政治課中的情境教學
第五中學 陳榮仙
情境教學古已有之。在我國,古代《列女傳·母儀傳》中記載的孟母三遷教子、斷織教子的故事,就是情境教學的典型范例。在國外,保加利亞的洛扎諾夫所創(chuàng)造的暗示教學法的根由就是情境教學。蘇格拉底、盧梭、杜威等一些教育家都曾提倡和實踐過情境教學。近年來,情境教學在我國也引起了眾多教師的關注。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發(fā)現,情境教學在思想政治課領域中也大有用武之地。
一、關于情境教學
情境教學是指在教學中,為了達到既定的教學目的,從教學需要出發(fā),引入、制造或創(chuàng)設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具體場景或氛圍,引起學生的情感體驗,幫助學生迅速而正確地理解教學內容,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和諧發(fā)展,從而提高教學效率的一種教學方法。
情境教學強調以“思”為核心,在創(chuàng)造的樂趣中協同大腦兩半球的作用,通過形真、情切、意遠、理蘊的特點,巧妙地把學生的認識活動與情感活動結合起來,從而促進了邏輯思維與形象思維的協同發(fā)展??梢娗榫辰虒W的基本特征可概括為:形真、情切、意遠、理蘊。
情境教學除了有以上幾個基本特征外,還有思趣、美感、情智對稱性、智能暗示性、理論潛在性等基本特征,這些都是情境教學優(yōu)于其他教學而獨領風騷的地方。
二、情境教學應用于思想政治中,具有以下作用:
(一)情境教學有利于教學目標的落實
思想政治課教學的根本目標是將思想政治課所講的道理,通過教學過程,以及教學過程內外的生活實踐經驗,逐步內化為學生的信念,并能用來指導自己的行動。教材闡述的道理往往比較抽象,難以直接內化為學生的信念。為落實教學目標,可以運用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去創(chuàng)設與教材貼近的情境,使抽象的知識轉化為具體形象的信息,讓學生在特定的意境中,獲得豐富的感性材料,激發(fā)他們的情感,再通過文字的概括,提高他們的理性認識,逐步在內心形成和確立正確的觀點。例如:在講初三政治第三課中的“一國兩制”時,先是讓學生來欣賞一首歌曲——《東方之珠》,“小河灣灣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東方之珠我的愛人,你的風彩是否浪漫依然。月兒灣灣的海港,夜色深深燈火閃亮,東方之珠,整夜未眠,守著滄海桑田的諾言……”優(yōu)美的旋律在教室里響起,熟悉這首歌的學生們在這和諧的音樂情境中也不自主地哼唱起來……聽完之后,我問學生:“這首歌詞中講的‘東方之珠’指的是哪一個地方?”學生齊聲回答:“香港。”我接著問:“大家都知道香港已于 1997年7月1日 回歸祖國,請問我國政府是通過什么樣的方針解決香港問題的呢?”學生又答:“一國兩制”。此刻,我在黑板上寫出“一國兩制的含義是什么,它的內容及意義又是什么?”等問題,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共同研究的問題,很自然地也就把學生的注意力帶到了所要落實的教學目標上來了。由此可見,情境教學有利于教學目標的落實。
(二)情境教學符合學生的心理規(guī)律和思維特點
古人言:“好知者不如樂知者”。教育學家夸美紐斯也說過:“教學是一種教起來使人感到愉快的藝術?!鼻榫辰虒W能以其特有的情趣引起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處于有意識與無意識兩種心理活動充分諧調的情況下,學生的內在潛能就能得到發(fā)揮,其心理也就處于最佳、最有效的狀態(tài),學生的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達到了和諧統(tǒng)一,情境的形象性與具體性與學生思維的形象性和直觀性相吻合,那么抽象的道理就易于轉化為具體可見的形象,從而被學生所理解和接受。正如心理學所說的那樣,當人們的心理狀態(tài)達到最佳程度時,就會思維開闊,思路敏捷,精力集中,記憶清晰。在講到初一思想政治“心理偏差”這一問題時,我先是展示給學生們這樣一段情境材料:有位同學一直都想克服買零食的習慣,但一見到小食攤又不由自主地掏錢買;想堅持跑步鍛煉,克服愛睡懶覺的習慣,但一遇到天氣冷一點又貪戀被窩,心里總是說明天再跑吧。然后請兩名學生上臺表演,表演結束后,用投影顯示出問題:這些一遇事控制不了自己、管不住自己的現象:①體現了什么心理偏差?②你認為怎樣才能改正?③你有過這樣的經歷和體會嗎?你懂得養(yǎng)成不良習慣的原因和改正的辦法嗎?今后還會出現類似的現象嗎?這個情境設計是學生中很常見的現象,即自制力不強或意志欠堅強,這樣的情境仿佛就是在說學生自己,肯定有不少學生會對號入座,從而引起對自己行為的反思。同時三個設問是連環(huán)相扣,從明理到踐行都符合學生的心理和思維特點。通過這樣的我“搭臺”,學生“唱戲”的情境設計,學生的思維活躍,發(fā)言也很熱烈。在這里,他們既可以扮演“國家領導人”又可充任“外交家”,還可以做“市長”、“企業(yè)家”、“評論員”……他們擔負著各種角色,興致勃勃地進入情境,是靈活運用所學知識,發(fā)揮自己的才智和潛能,創(chuàng)造性地分析、解決實際問題。
(三)情境教學有利于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情境教學是思想政治學科深化改革,提高教學質量,實現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需要。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恰當地運用情境,可以為教學增輝添色,它能加強學生的認知過程,促進認知深化,為學生接受知識,提高覺悟,培養(yǎng)能力提供更多的渠道。
恰當地運用情境,學生在學習中有良好的心境,飽滿的熱情,有利于知識的吸收與鞏固;恰當地運用情境,它以豐富多彩的形象,使感知難于用語言表達的內容一目了然,表象鮮明而準確;恰當地運用情境,也可為學生豐富單位時間內的信息量,增大課堂教學密度,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例如在講到初二思想政治中《人類面臨嚴峻的環(huán)境問題》時,利用計算機多媒體設計與環(huán)境有關的情境,通過計算機多媒體展現在學生面前的是美麗寬闊的草原,蔚藍色的天空中飄著朵朵白云,平靜的湖面下有小魚兒在遨游,圖象地動,配以音樂,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圖象上,隨之圖象在變化,草原在慢慢地荒蕪,風沙在呼嘯,蔚藍的天空中彌漫著黑色的煙霧,清澈的湖水慢慢變得渾濁不清,從而把環(huán)境問題的種類、形成及對人類的危害在屏幕上鮮明地展示出來,在有文字、圖形、圖象、聲音、動畫等集一體的環(huán)境情境對比的內容展示中,引起學生對美麗環(huán)境的向往,激發(fā)了學生對環(huán)境種種問題的興趣,從而又為下面如何解決環(huán)境問題作了鋪墊,這樣又把學生的學習興趣延伸到更寬更廣的知識領域中去了。
(四)情境教學有利于一些對比性的、跨越時空的知識的演示,從而便于學習者的觀察和理解
思想政治課中有許多知識是跨越較長的時間和跨越較廣的地域空間的。學生由于自己所處的時間和空間的關系,對當前的、當地的事實可能了解的稍微多一些,而對在時間或空間上遠離自己的知識事實就不是很了解。單憑傳統(tǒng)的說教來告知,很難讓其理解。例如初二思想政治《公民享有人身權利》中,講到了舊社會人民的人身權利無法得到保障,而新中國廣大人民的人身權利有物質和法律的保障。如何讓學生較清楚地感受新舊社會中人們享有人身權利有無保障的區(qū)別?我是這樣來處理的:利用多媒體技術,剪輯電影《白毛女》中,地主黃世仁逼迫楊白勞賣喜兒,強行拉其按手印的片段,指出舊社會的貧苦勞動人民連最基本的人身權利都無法得到保證,緊跟其后,展示新中國成立以后,中國人民享有的人身權利得到多方面保障的材料、圖片,通過這樣的對比情境,讓學生在短時間內把同一個問題在不同時間段表現的不同內容有一個深刻的了解,從而加深對知識的感性理解。
(五)情境教學有利于教師主導作用的發(fā)揮和形成獨特的教學風格
教師要把社會生活實際引入課堂,設計各種情境,平時就必須做有心人,大量積累素材,擴大自己的知識面,這樣才能在教學中更好地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長期堅持聯系社會生活實際,就可以克服空洞說教的特點,形成貼近生活,貼近學生,注重實效的教學風格。
三、情境教學在思想政治課中運用的注意點
情境教學有其獨特的魅力,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但真正要做好并不容易,在操作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要注意情境創(chuàng)設的目的性
情境教學的目的是要實現教學過程的最優(yōu)化。通過情境教學使學生“知、信、行”有所得,因而在運用上不可喧賓奪主。一堂課過多地使用情境,容易使思想政治課變成單純的藝術欣賞課,所以情境創(chuàng)設應結合教學內容,緊扣教學目標,才能喚醒學生進入理性思考,才能更好地發(fā)揮情境教學的積極作用。
(二)要注意情境創(chuàng)設的針對性
情境教學要以教材為依據,針對學生的心理和思維特點,才能在教學中游刃有余地發(fā)揮其作用,有針對性的情境能使學生具有接受教育的良好心理狀態(tài),從而使教學內容入耳入腦,達到最佳教學效果。
(三)要注意情境創(chuàng)設的選擇性
情境教學以情境為憑借,采用“滴水穿石”,“潛移默化”的方法,將教學的教育性滲透其中。因而情境創(chuàng)設必須具有選擇性,內容不健康的情境絕對不能用。
(四)情境創(chuàng)設要著眼于創(chuàng)造性
未來世紀是創(chuàng)造教育的世紀。情境教學必須著眼于引導學生進行創(chuàng)造性學習,發(fā)展其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
此外,情境教學還必須注意形式的多變性和新穎性,內容的生動性和啟發(fā)性等,這樣,學生就會愿學、愛學、樂學。
教學過程是千變萬化,豐富多彩的,在思想政治課中,情境教學只有與其他教學方法的有機結合,相互補充,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多媒體與思想品德課教學整合初探
第五中學 陳榮仙
21世紀是以創(chuàng)新為靈魂的知識經濟的時代,新經濟時代迫切需要創(chuàng)新型人才,而人才的培養(yǎng)離不開教育。初中思想政治課教學是對學生進行良好心理品質、高尚道德情操和正確思想方法,及法律意識、社會發(fā)展常識和基本國情的教育,幫助學生樹立科學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其中涉及到一些深奧抽象的概念、原理等方面的知識,教材內容較為抽象,學生學習起來很吃力。長期以來,思想政治課教學普遍存在著“滿堂灌”、“一言堂”、死記硬背的現象。學生成了被灌輸的“容器”,他們的主體性、能動性、獨立性不斷被侵蝕,加上學生學習動機、目的不明等因素的影響,學生學習興趣不濃,普遍不喜歡上思想政治課,極大地影響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效果,已成為目前思想政治課教學面臨的一個嚴重問題,因而難以實現思想政治課的智育和德育雙重功能。面對信息時代的到來,作為教育載體的教師,如果不更新教育理念,不改革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仍然抱守“一支粉筆、一本書、走上講臺說半天”的教學方式,其在教學中的主導地位必將岌岌可危,也不可能培養(yǎng)出創(chuàng)新型的學生。
面臨困境的政治教師除了改革課堂教學外,學會將以計算機為核心的多媒體技術運用到課堂教學中,為思想政治課課堂教學創(chuàng)造一種全新的教學境界。它不僅可以綜合運用文字、圖象、聲音顯示知識背景,而且可以打破時空限制,把學生帶進虛擬的世界。也使枯燥乏味的政治道理變得形象生動。把書本知識化為血肉豐滿、生動活潑的形象,實現群體教學與個別指導相結合,知識傳授與教學信息反饋、分析、計算機決策相結合,真正實現因材施教,確實提高學生的素質,促進學生個性特長的健康發(fā)展,從而大幅度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益。
思想政治課課堂運用多媒體教學,能夠將課本中的一些抽想的概念、復雜的變化過程、形態(tài)各異的運動直接展示在學生面前,從而調動學生的眼、耳、腦,讓他們興奮起來,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充分發(fā)揮教師的教育引導作用,創(chuàng)造一個可以使學生積極參與的場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將有用的材料、信息,系統(tǒng)地進行編碼,貯存起來,隨時可用。這樣就不至于使政治課上得干巴巴的枯燥乏味。讓學生在自己學習、領悟、體驗,實踐的過程中,通過自己動腦、動口、動手,提高認識,受到啟迪,獲得感悟。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明確指出:“大力提高教育技術手段的現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多媒體技術教育則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作為素質教育主要陣地的課堂教學,正呼喚、亟待多媒體的滲入、融合,以期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進行一次深刻的變革。
一、多媒體與思想品德課教學整合的背景
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倡導以“主動參與,樂于探究,交流與合作”為主要特征的學習方式,是新一輪課程改革的重點之一。新課程強調以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為重點,力圖通過建立課程標準、設置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強化信息技術教育、改革教材及評價方式等一系列舉措,提倡、引導并促進學生建立新的學習方式。
目前所使用的思想品德課新教材,它充分體現了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精神和要求,特別是新教材的呈現方式徹底揚棄了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課教材那種說理型、灌輸型的呈現方式,代之以活動型、探究型的新的呈現方式,倡導以“主動?探究?合作”為主要特征的學習方式,從而促進學生思想品德課學習方式的轉變。
新教材的教學任務由重知識傳授轉變?yōu)橹赜擞?,重道德思維發(fā)展;由重道德認知學習轉變?yōu)橹氐赖虑楦袑W習和道德行為學習。它為教師改革課堂教學提供了契機和再創(chuàng)造的空間,有利于促進教師教學方式的變革。多媒體具有生動、形象、直觀的外部特征,它以聲、文、色、形作用于人的眼、耳、腦等多個器官,使知識的容量增大,內容更充實,形象更生動,它所創(chuàng)設的教學情景,具有激發(fā)興趣、啟迪思維,展現認知過程的潛在功能,為思想品德課的愉快教育提供了一個重要手段,也為思想品德課教學的現代化提供了優(yōu)越的條件。因此,我們要充分利用好這一教學手段,提高思想品德課的教學效果。
二、多媒體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的具體運用
1.漫畫在政治課堂中的運用
漫畫具有一般直觀性教學手段無法具備的幽默和夸張的特點,有較強的藝術表現力和美感。把知識融入漫畫之中,用漫畫的形式來再現知識比單純講解知識更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啟迪學生的思維,從而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如,在講“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時,我引入“狼來了”和“人來了”兩幅漫畫,在鮮明的對比中,學生馬上就認識到了當前人類在發(fā)展過程中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實施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的重要性。
2.動畫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的運用
動畫是當前深受廣大中學生喜愛的一種媒體表現形式,在思想品德課中適當運用動畫可以迅速把學生引入動畫情境,拉近理論與生活的距離,使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如,在講“思想道德建設”時,我選擇了“道德建設,從我做起”的FLASH動畫,把社會公德、職業(yè)道德和家庭美德的具體要求與中學生的日常生活結合起來,通過動畫的形式表現出來,使思想道德教育回到學生的生活之中,讓學生在生活情境中自己去感悟道德,提高道德認知和道德素質。
3.視頻資料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的運用
國外研究表明,人們通過語言形式從聽覺獲得的知識能記憶15%;從視覺獲得的知識能記憶25%;利用聲光同步設備,把聽覺與視覺結合起來,能夠記憶的內容可達65%。因此,課堂教學中適當運用一些視頻資料,可增強教學效果。如,在講“環(huán)境問題的危害”時,我直接在課件中播放沙塵暴天氣影響人民的生活和生產的錄象資料,以及我國當前土地沙漠化狀況的錄象資料,無須多言,學生就已經認識到了當前我國環(huán)境問題的嚴重危害以及環(huán)保工作的必要性和急迫性。
4.音樂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的運用
音樂是聲音的藝術,他能生動、形象地表達人們的思想感情,能促進學生形象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能陶冶高尚的情操,培養(yǎng)優(yōu)良的道德品質,音樂在思想品德課中的運用能使學生在優(yōu)美動聽的旋律中受到感染,逐漸地理解知識,認知世界。如,在講“消費者權益保護”時,讓學生欣賞歌曲《天亮了》,再配上這首歌曲創(chuàng)作的由來,使學生在欣賞歌曲的過程中感悟消費者權益保護的重要性。在講“改革開放基本國策”時,讓學生欣賞《春天的故事》,使學生在歌曲中感受到改革開放給中國帶來的巨大變化,從而認識到堅持改革開放的重要性。
三、整合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1.注重生活化
道德來源于人們的生活實踐,因此,道德的培養(yǎng)也不能脫離生活。思想品德課教學應把學生置于生活情境之中,讓教材真正回歸生活。為此,就要充分發(fā)揮多媒體在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中的優(yōu)勢,使學生在生活中去感悟道德,去培養(yǎng)學生的品德和行為習慣,去理解知識,提高能力和培養(yǎng)正確的價值觀。
2.注重情趣化
傳統(tǒng)的教學習慣于在一個相對封閉的系統(tǒng)中操作,習慣于在給定的大綱、教材、甚至在給定標準的“問題”導引下教學,這當然有礙學生的發(fā)展,而且還使學生養(yǎng)成了不善于提問、尋求唯一標準答案等不良習慣。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每一個學生來到學校的時候,除了具有獲得知識的愿望外,還帶來了他自己的情感世界。因此,教育必須深入學生的情感世界,了解學生的情感需要并給予滿足,才能達到最為和諧的師生關系,才能有效地進行“合作”、“交流”、與“活動”。這就要求我們充分利用多媒體手段創(chuàng)設教學情趣,以滿足學生的求知興趣,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3.注重交互性
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只注重知識的灌輸,而不關心學生的情感需要和能力的培養(yǎng),把學生的學習變成了“頸部以上的活動”和沒有情感的參與,導致學生個性的束縛和潛能的壓抑,使他們的眼中只有黑板上的板書,不關心周圍的世界,不關心他人的感受,這種僵化的教育,最終導致學生的情感冷漠,人格扭曲。因此,多媒體與思想品德課教學的整合中應注重交互性,多媒體不僅是展現教學內容的手段,更應成為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吸引學生主動探究問題獲得知識的手段,整合中應注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性,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四、多媒體與思想品德課教學整合過程中的幾點啟示
1.明確主輔,切忌本末倒置。多媒體技術作為輔助教學的手段,應是為完成教學目的和任務而服務的。整合中要根據教學目的,學生的實際和自身教學風格,恰當地選擇多媒體運用的數量、時機等。過分注重圖片的設計,聲音的選配,動畫的設置等,就難免把多媒體輔助教學變成多媒體展示教學,雖然也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但無益于教學目的和任務的實現。
2.要注重多媒體信息之間的有效搭配。在整合過程中應克服認為只要是多媒體教學環(huán)境就一定比單媒體教學環(huán)境效果好的片面想法。同時,也要盡可能避免無關的或互相矛盾的多媒體信息的同時呈現。
3.要關注學生的情感需要。在整合過程中要充分了解、把握和滿足學生合理的情感需要,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主動參與課堂教學過程。
多媒體課件作為一種現代的教學手段必將引起課堂教學的革命。但它并不是萬能的,在使用的過程中還會出現許多新的課題,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進行探索、研究和解決。
新形勢 新教材 新理念
第五中學 陳榮仙
[內容摘要]:本文圍繞新課改下初中思想品德新教材的使用給師生雙方帶來的新變化:教師力求運用新課程教學理念指導自己的教學行為;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方式等方面也隨之悄悄發(fā)生變化。新的變化是可喜的,但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我們發(fā)現或多或少還存在一些問題,作者認為問題的關鍵是作為教學實施指導者教師關于新課程的教學理念還存在理解上的誤差,有待提升。
[關鍵詞]:新課程 教學理念 新變化 問題
自初中思想品德新教材使用以來,雖然每年在內容上或多或少有些調整,但基本上教材的整體框架是穩(wěn)定的,可以說教材的改革是符合時代要求的,是務實可行的。通過這些年新教材使用和新課程實施,我們欣喜地看到一些新的變化,但同時我們也發(fā)現存在一些問題。
一、 新課程下,新教材使用帶來的新變化
1、新的教學理念逐步實施。《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明確指出:智育工作要轉變教育觀念,改革人才培養(yǎng)模式,積極實行啟發(fā)式和討論式教學,激發(fā)學生獨立思考和創(chuàng)新的意識,切實提高教學質量。通過四年新課程的實施,比如新教材的培訓、新課程教學理念的探討新教材的使用的經驗總結等,總體上看,教師不再過分注重知識的傳授,開始關注學生獲得知識與技能的過程,關注學生的態(tài)度、情感、價值觀的形成;不再過分強調學科本位,加強了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發(fā)展的聯系,教學及活動設計注重了回歸生活、體現生活;以往的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象有所改變,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的課堂教學活動增多。這些變化是教師們初步理解與領會了新課標、新教材的理念使其觀念發(fā)生了轉變所帶來的。
2、教學方式、教學手段發(fā)生較大轉變。為了適應新課改的需要,傳統(tǒng)的教師角色在悄悄轉變。教學中,教師很大程度上不再是“課堂的中心”,正初步形成“學生為主體”的良好氛圍。教師不再是枯燥機械地照本宣科,而是在研究教材,拓展教材的內涵。因為我們知道有些章節(jié)如果單純按照教材內容開展教學,薄薄兩頁紙也許10分鐘就可以把這節(jié)課上完,雖然完成了教學任務,但我們的教學目標很難達到。所以要求任課教師在課前積極參與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和建設,充分挖掘教材的內涵。此外,教師在教學中開始關注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關注教學內容與創(chuàng)設情境的生活化。給學生營造一個輕松、寬容的課堂氣氛,教學活動也具有一定的創(chuàng)造性,注意了活動內容化,內容活動化,教學不再是完全遵循固定不變的程序(包括課時的規(guī)定、課后的延伸、活動的開展、教材板塊的順序等),而是依據文本,根據本校和學生的實際因勢利導,靈活進行。可以說,新教材給老師提供了個較好的創(chuàng)新與施展才華的平臺。
3、新型師生關系正在形成。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既是新課程實施和教學改革的前提和條件,又是新課程實施和教學改革的內容和任務。在學習過程中,民主、和諧、平等的新型師生關系正逐步形成,學生主體地位得到了真正體現。教學中更加注重以學生為本,學生敢于向老師提出問題,敢于和老師交流觀點甚至辯論。這種和諧互動的師生關系是由新課程、新教材帶來的,是自發(fā)和自主的,是在真實的教育情景中逐步建立起來的。許多學生喜歡上思想品德課也喜歡思想品德課老師,積極主動地配合和幫助老師工作,他們把思想品德課老師當心理咨詢師,課后找老師交談,訴說自己生活中的煩惱,希望得到老師的解答與幫助,這在過去的思想政治課是很難出現的
4、學生的學習方式有了一定的轉變。新編初中思想品德教材所要學習的道德規(guī)范、法律常識、心理學常識和社建常識等,都是從生活中來的,不同于老教材內容的枯燥和過時。其具有的趣味性、實效性和師生互動性的特點,通過平時的教學過程來看,我們感到學生們還是喜歡新教材,他們認為教材內容新穎,圖文并茂,學習、探究的內容貼近學生的實際,符合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在課堂上,學生主動學習、小組合作學習、師生共同探討的學習氣氛越來越濃。學生的學習方式已由以往單一的、機械的被動狀態(tài)逐步轉向“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積極主動狀態(tài)。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主動研討學習內容,同時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能力大大提高。新課程、新教材使學生在動手、動腦、動口的互動學習過程中,膽子變大了,自信心增強了,初步有了參與意識、問題意識和團隊精神。
5、一批青年教師正逐步成長。新課程的實施初始,教師們都處在同一起跑線上,但由于各自的學習和努力程度不同,一些年輕教師逐步成長起來。他們積極參加各類培訓和教研活動,在市內外的課堂教學觀摩、培訓交流、優(yōu)質課評比、課件設計、論文評選、有關資料的編寫等方面得到鍛煉,展示了自己的才能,發(fā)揮著積極的作用,促進了我校思想品德新課程的實施,成為課改骨干。與此同時,有關新課程、新教材的教科研氛圍日趨濃厚,校本教研開展的有聲有色。
二、存在的一些問題
作為一線教師,我們認為課改是成功的,師生對新教材是認可和喜歡的。但作為新生事物的新課程、新教材,在實施中必然存在一些問題。
1、缺乏全局觀念
(1)課程地位把握不準。我們知道《思想品德》是在初中年級開設的一門思想政治課,是為初中學生思想品德發(fā)展奠定基礎的一門綜合性的必修課程,也是中學德育工作的主要渠道之一。它對幫助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質,提高道德素質、法律意識,增強社會責任感和社會實踐能力,為使他們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好公民,起著重要的作用。但有些教師只是單純的以為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是班主任一個人的事情,而忽視了思想品德課在德育上的優(yōu)勢性,即思想品德課的功能性。
(2)武斷地割裂三個年級的教學內容的聯系。在平時工作中,我們發(fā)現有些老師重視對初三的教學內容的教學,但對忽視其它兩個年級的教學工作,比如在備課的完備程度上大打折扣,這種厚此薄彼的態(tài)度是急功近利的表現。我們知道思想品德課程三個年級的內容是一個有機整體,忽視對前兩個年級的教學,勢必對初三的教學產生不利的影響。
2、教學理念仍須更新。部分教師對新課程、新教材基本理念的理解與把握還不到位,或者這些理念還沒有轉變?yōu)楝F實的行為,其教學的言行還停滯在課改以前的狀態(tài),他們的課學生不怎么喜歡,還不適應新課程的要求,尤其是一些中老年教師和部分兼課教師表現更為突出。此外,有些教師盡管運用新的教學理念,但在教學過程中忽視了教學內容與教學形式的統(tǒng)一。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把新課程、新教材的基本理念輪化為現實的具體教學行為還是一個長期、艱難的學習、探索與實踐的過程,還需要不斷地強化。
3、課堂教學目標的確定不夠明確。部分教師從整體上對課堂教學的三維目標及其關系把握不好,課堂教學目標的定位不準確。有的三維目標含糊不清,相互錯位,有的只重視知識目標而忽視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有的甚至一節(jié)課沒有明確的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是教學的出發(fā)點和歸宿,它的正確制訂和達成,是衡量一堂課好壞的主要尺度,如果目標定位不準或者表述不準(清),就會使教學內容層次不清,深淺不一,達不到應有的教學目的,這勢必會弱化思想品德課應有的功能。
4、駕馭和處理教材的能力依然較低。新教材給了教師教學一定的發(fā)揮空間,但新教材難度和要求的提高,對教師自身的業(yè)務能力也是一個很大的挑戰(zhàn)。部分教師仍然未能適應新教材的要求,有的教師明顯缺乏整合教材的能力,在教材處理上避重就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雖然沒有完全按部就班地進行教學,但對學習內容缺乏必要的整合與取舍,能夠將幾個板塊內容進行合理、符合實際的整合比較少。教師們在整合新教材內容時普通感到力不從心,備課難度大,對與教學內容密切相關的材料的收集準備也不夠充分。
5、課堂活動達不到應有的目的。由于新教材的空間較大,而活動又較多,為此教師在教學的控制上就有一定的難度。在教學中,一些教師對活動的設計與組織沒有精心準備,隨便應付,草草了事。有的雖然有活動,但活動或者沒有層次,或者學生的參與面不廣,或者只是一種形式等。課堂上教師如何組織、取舍活動,如何真正達到活動的目的,如何使活動與學習內容結合得更加有效,如何把握課堂教學的節(jié)奏,這仍然是用好新教材的一個難點。
三、幾點建議及相應對策
對于以上的幾個問題,我們發(fā)現都是“人”的問題,即教育者的問題,抓住人的問題我們就把握了問題的關鍵。首先應該建立和完善新課程、新教材培訓的長效機制。新課程師資培訓,在培訓目標上,應重視了受訓教師對新課程的態(tài)度與情感培養(yǎng);在培訓內容上,應重視受訓教師促進學生學的能力的培養(yǎng);在培訓方法上,應重視在培訓方引領下的案例研究、受訓教師的相互交流和反思為主的方式;在培訓模式上,應重視了新課程的校本培訓。
其次,對于在新課程教學實踐中涌現出來的熱心課改的積極分子和骨干教師,我們必須緊緊依靠他們。一方面要給他們展示才能提供機會,搭建舞臺,另一方面也要給他們壓擔子,提供和鼓勵他們上課、說課、聽課、評課,寫教研文章,辦專題講座,搞課題研究等,努力做到教科研相結合,培養(yǎng)和使用相結合,充分發(fā)揮他們的榜樣作用和輻射作用。
其三,改變舊有的學生評價體系。新課程倡導“立足過程,促進發(fā)展的課程評價,倡導成長記錄袋、學習日記、情景測驗等質性的評價方法,強調建立多元主體共同參與的評價制度,重視評價的激勵和改進功能。作為“德育功能”突出的思品學科應盡量減少量化結果,多多采用質性評價手段,在注重過程的同時,形成教師、家長、學生等多主體共同參與、交
互作用的評價模式。
總之,我們要通過思想品德新教材的使用為契機,提升教師思想品德教學理念。思想品德教學是一種完整的育人的教育。它的真正意義不僅是讓學生獲得真知,還要讓學生擁有一種精神、一種立場、一種態(tài)度、一種不懈的追求,這就是我們廣大思想品德課教師的新理念;而一馬當先、與時俱進、不畏艱難、勇往直前,則應是我們廣大思想品德課教師的新作為。
昨天訪問: 187730 ?| ?今天訪問: 163981 ?| ?本月訪問: 6695486 ?| ?上月訪問: 6788709 ?| ?訪問總數: 213731570
?Copyright? 2019-2024 金壇教育服務 蘇ICP備0602307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