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教育局>>教育資源>> 內容
平等 幫助 放手

信息來源:    發(fā)布時間:2015-03-26    瀏覽量:4550次

——讀《面向個體的教育》有感

  事自己關心的事情。在這里,暑假里,拜讀了李希貴老師的《面向個體的教育》,受益匪淺,感觸頗深。下面我就談談讀了《面向個體的教育》之后的一些感想。

  一、平等對話,教育才真正開始

  開卷,我就被第一輯中《平等對話,教育才真正開始》深深吸引。一直以來,我們始終把自己從事的既高尚又偉大的工作視為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yè)。但是一個WTO,一夜之間,教育成為了服務業(yè)。教育部的第八次課程改革增加了課程的選擇性。選擇性的課程必然造就了有選擇權的學生。當教育成為服務業(yè),師生平等就成了校園生活的基本狀態(tài),居高臨下的姿態(tài),高高在上的架勢,教訓的口吻,不屑的眼神全都將在這樣的校園了藏身,需要的是我們每一位教師都放下身段 敞開心扉,以長者的責任和平等的身份與孩子們對話,溝通,合作,共同成長。

  沒有了行政班和班主任,學生的個性張揚,問題凸顯,老師們面臨著巨大的挑戰(zhàn)。最大的挑戰(zhàn)來自教育平等。一位做過二十多年班主任的老師,不當班主任后與一名學生談話用了整整一個下午的時間,自己使出了渾身解數(shù),但還是沒有多大效果。幾天后,當他再一次與學生談心時,她做了一個令學生驚詫的舉動:她首先向那位學生道歉,理由是,他不該在第一次與那位學生談了兩個半小時之久,因為其中他帶著一種一定要說服那位學生的先入之見,對話票應該平等,不能夠還未溝通即帶著結果與學生對話。不曾想,老師的姿態(tài)有了立竿見影的效果,這位學生竟立刻向老師賠禮,因為他不該在老師與他談話時出言不遜,他也為此道歉。

  真正的教育需要面對真實的學生,當我們的手里揮舞著警察大棒時,布道的牧師形象便喪失殆盡。在威武的大棒面前,每個人首先想的就是保全自己,于是孩子們表面上變得很乖,而內心想的到底是什么,卻少有人追問,學校就這樣把一批又一批看上去規(guī)規(guī)矩矩的孩子送出了校門,任由他們在社會上暴露自我,教育在校園里也就失去了應有的機會。所以,要想讓真實的學生出現(xiàn)在校園里,一個重要的前提便是創(chuàng)設師生平等的校園氛圍。讓尊重,包容,傾聽彌漫在課堂里;讓愛,幫助,欣賞在校園里燦爛。平等的師生關系現(xiàn)身,真實的學生才會駐足校園,教育才真正開始。

  二、幫助孩子在集體之外成長

  人生在世,當然不能游離于集體之外,一個人當然也要有集體主義精神,需要團隊意識,但大部分情況下,特立獨行的時候應該更多。許多時候需要獨立思考,自我判斷,躬行親知,而且也只有每一個個體把自己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這個世界才會變得更安全,也只有每一個個體在適合的時間,在適合的地點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這個世界才能夠處處洋溢著活力和幸福。傳統(tǒng)的教育學教給我們的大都是把孩子放在集體中教育的方法 ,這樣的教育確也卓有成效。正所謂“不見樹木,只見森林”。然而,我們卻忽略了孩子的個性、興趣、需求,每一個孩子都或多或少地閃爍著些許個性的亮光。在我們教育者的心中,我們希望吧他們變成一樣的孩子,讓他們全都變成“好”學生。我們每一位教育者內心那個朦朧的好學生標準盡管并不一樣,但確定無疑的是,我們必須殫精竭慮地讓學生走在同一條通往這種標準的大道上。于是,我們一味的讓他們到集體中察言觀色,見風使舵,順水推舟,甚至以犧牲個體利益為代價去迎合集體的意志。這樣的教育短期看確實成就了我們愿意看到的一個集體,但卻讓未來失去了社會必需之公民。

  如果說一個孩子就是一棵樹,那樹與樹并不一樣,有的需要在天空挺拔,有的則需要在河邊茁壯;有的習慣于云山霧罩,有的卻渴望陽光普照。經(jīng)營森林的大自然無法關照千姿百態(tài)的樹種,于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就有了黃山險峰的松濤和長白山白樺林的色調??墒牵覀兠恳晃唤逃叩膬刃?,卻早已有了一些理想之樹的輪廓,甚至清晰的標準。有時候,因為敬業(yè),因為熱愛,反而縱容了過度的教育。孩子們身上剛剛萌芽充滿生機的枝枝杈杈,常常過早地被冠以“旁逸斜出”而遭扼殺。弗洛伊德說過,一個孩子即使在最慈愛的父母那里長大,他的內心也會留下很多創(chuàng)傷。

  讓孩子在集體之外學會自主生活,學會自我認知,明確自己的人生方向和行走方式,這需要我們教師教育的機智。

  三、放手,也是一種教育。

  我很贊同李希貴校長書中這樣的觀點,“放手,才有更多的教育機會”;“不要把學生培養(yǎng)成和自己一樣的人”。學生本就是獨立的個體,他們擁有著自己獨立的個性和獨立的愛好,也會擁有屬于自己的人生,綻放屬于自己的美好。他們不是流水線上的零件,按流程拼裝起來就好,適度張揚自己的個性本身就是教育所應該帶給學生的。

  很多人不喜歡林黛玉,認為她刻薄、尖酸、小家子氣。這真的是“世人辜負曹公甚矣”。她只是太過干凈純粹,不愿或是不屑讓塵世的瑣屑沾染上身。她一直那樣純凈地存在于曹雪琴心中。這世間可以有很多的寶釵,但只有一個黛玉!很多人只看到她的尖酸,卻看不到她的果敢!你有你的世故,她有她的純凈。你可以嘲笑她的慘淡收局,但她依舊向你證明何為“清風玉露”。即使死得凄涼,她也活得漂亮。她是她自己!

  在傳統(tǒng)的教育里,一切都是我們預先給孩子們設定好的。大一統(tǒng)的課程,千篇一律的教育,面目可憎的活動,一刀切的做法充斥校園。在這里,孩子們沒有選擇的權力,很難從太有個性的孩子通常不熟待見。于是,他們喪失了活力,缺失了動力,沒有了責任感。教育成了批量生產。

  如果我們把孩子都培養(yǎng)得如同自己一樣,表面上似乎成功了,但對孩子的未來卻是大不幸啊!

  君子不器!放手,才會有更多的教育機會;放手,讓學生在自由的空間里自主選擇。作為教育者,我們可以基于他們的基因,綜合他們的素質,循著他們的興趣,幫助孩子們實現(xiàn)屬于自己的成功,成就屬于自己的未來。

  《面向個體的教育》帶給我的感觸不僅僅是這三點,還有很多很多,它會讓我換一種理念,換一種思路,換一個視角來看我們的孩子,讓我在教育的路上走得更順暢自如。

昨天訪問: 192118 ?| ?今天訪問: 139461 ?| ?本月訪問: 5117031 ?| ?上月訪問: 7284884 ?| ?訪問總數(shù): 198278382

?

Copyright? 2019-2024 金壇教育服務 蘇ICP備0602307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