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7-12-12 信息發(fā)布:無 瀏覽量:2326次
【案例背景】
幼兒園教育綱要指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lián)系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xiàn)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要盡量創(chuàng)造條件讓幼兒實際參加探究活動,使他們感受到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驗發(fā)現(xiàn)的樂趣。
我園雖然空間有限,但卻利用有限的空間種植了各種各樣的植物,如冬青、迎春、香樟、桂花、紫荊、石榴、廣玉蘭、棕櫚、楓樹、臘梅……,不同的植物在不同的季節(jié)各自展示著不同的風采,為孩子們探究植物的奧秘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從2006年11月起,我園就確立了在“做中學”中開展植物系列探究活動的研究課題,于是,在做中學理念的指引下,我們首先開始了對園內(nèi)樹木——臘梅樹的探究之旅。
【案例描述】
(一)臘梅樹下的爭論
孩子們在操場上跳繩時,好奇的巖巖來到臘梅樹下,正準備休息,抬頭仔細一看,驚奇地發(fā)現(xiàn):“葉子都快謝了,怎么又長出一些“小果果”?”在一旁的媛媛也湊過來認真地看了看,猜測著:“是不是花寶寶呀,它要開花了吧!”“冬天這么冷,還會開花嗎?花一般都是在春天才會開?!睅r巖肯定地回答著。“也有不怕冷的花?!辨骆乱矘O力地辯解?!斑@個裹得這么緊,外面有一點點是綠色的,它肯定是臘梅樹的種子?!睅r巖還在發(fā)表著自己的觀點。說著,他們倆分別爬上了臘梅樹旁邊的小滑滑梯,小心翼翼地摘了一個“小果果”跑到老師身邊,希望從老師那兒得到答案。老師對于孩子的爭論沒有過多地解釋,只是提醒他們,可以自己動手試一試,看看這里面到底裹得是什么?在老師的提示下,孩子們真的饒有興趣地開始了對“小果果”的“解剖”。
(二)動手試一試
在孩子們急切的要求下,老師從臘梅樹上摘了一些“小果果”,讓大家都來試一試,看看這里面到底是什么?
孩子們?nèi)宄扇旱鼐墼谝黄?,有人建議用小手直接把“小果果”撥開??墒牵捎凇肮毙。糜志o,孩子們也抓不住,撥不動,試了幾次都沒有成功。聰明的浩浩提議:“我們還是向醫(yī)生一樣,用刀來破開?!彼麆傉f完,巖巖就飛快地拿來了“小刀”,(橡皮泥的工具)他們異常小心地把“小果果”破開?!袄锩媸屈S色的,真的是花寶寶嗎?”巖巖驚喜地叫道?!拔矣X得也是臘梅樹的花寶寶,看,我好像還看到一層一層的了?!币幌蚶潇o而愛動腦的寧寧也說著自己的看法?!昂孟袷腔▽殞殻€有一瓣一瓣的呢?”媛媛一邊說著,一邊還試著去撥。在自己的動手操作和自己的親眼目睹下,孩子們對于眼前的“小果果”都一致認為是臘梅樹的花苞。他們又在靜靜地等待,美麗的花兒什么時候開呢?
(三)等待花兒開
孩子們都在期待著花兒早些開。接連幾天,他們無數(shù)次地站在臘梅樹下,仰起充滿疑問的小腦袋,仔細地看著,等待著。
這天,媛媛開心地說著自己的發(fā)現(xiàn):“我看到又長了許多花苞了?!?SPAN lang=EN-US>
小藝發(fā)表著自己的看法:“今天進幼兒園的時候,我特意靠近了看了看,是又冒出來許多小花苞。”
“再等幾天,花就肯定會開的更大,更好看。”巖巖自言自語地說著自己的想法。
第二天一大早,孩子們來到幼兒園就圍著臘梅樹,一邊指著臘梅樹,一邊還在不停地發(fā)表著自己的觀點:“這兒有一朵花已經(jīng)開了,是黃顏色的?!表樦槭种傅姆较颍麄冋娴目吹脚D梅是開花了,只是還是開的很少,不注意觀察的話,還不容易發(fā)現(xiàn)?!芭D梅真開花了,黃黃的,真是太美了。”能說會道的巖巖情不自禁地贊嘆道。
又過了幾天,飄起了鵝毛大雪,金燦燦的臘梅花在白雪的映襯下顯得格外的亮眼,孩子們在臘梅樹下開心地歡呼雀躍。
(四)花開花又落
在花開的日子里,孩子們每天入園都迫不及待地到臘梅樹下欣賞一下臘梅花,聞一聞它的味道,有時還會輕輕地靠近臘梅花,小心地數(shù)一數(shù)它有幾個花瓣。沒過幾天,遠遠地就能看到一樹的金黃色。
可是隨著天氣的一天天變化,臘梅花漸漸地枯萎了,耷拉下了花瓣,慢慢地一朵朵、一朵朵地落了,孩子們在惋惜的同時,又期待著新的變化。是啊,在孩子們的眼里,美好的東西就應該永遠擁有。
(五)春來綠意濃
短短的寒假過后,孩子們也沒有忘記去看一眼臘梅,他們惋惜地說:“好看的臘梅花已經(jīng)快要掉光了,真可惜。” “咦,那是要長什么呀?”順著媛媛手指的部位,小藝探過腦袋仔細地看著:“這是綠色的,是不是臘梅樹又要長新的葉子了。”她們的發(fā)現(xiàn)也引起了其他同伴的關(guān)注。
巖巖驚喜地發(fā)現(xiàn):“花凋謝了,那好象是又要長新葉子了。”
媛媛連忙說:“你走近看,這兒是不是已經(jīng)有一點綠色了?!?SPAN lang=EN-US>
小藝接著說道:“我也看到了綠色,那一定是又長新葉子了?!?SPAN lang=EN-US>
幾天過后,能夠很明顯的發(fā)現(xiàn),臘梅花全謝了,樹枝又泛起了新綠,嫩嫩的新葉正在努力地長著、長著……。
它在告訴人們,生機盎然的春天又來臨了。
(六)“側(cè)生”真有趣
春暖花開的日子里,臘梅樹已經(jīng)長得枝繁葉茂了,在老師的計劃和安排下,孩子們又非常樂意地進行了一項有趣的實驗:首先讓他們來猜想如果臘梅樹的頂葉剪掉了,會有什么發(fā)現(xiàn)?然后,再帶領(lǐng)大家一起來親自實踐。
第一天,剪掉了臘梅樹的頂葉。
第二天,孩子們都著急地想看看自己猜想的對不對,可是,他們好像沒有發(fā)現(xiàn)什么。
第三天,孩子們還是照例去觀察,希望能從中發(fā)現(xiàn)一點點跡象。細心地寧寧若有所思地對同伴說:“剪掉的旁邊是不是還會再長葉子呢?”“葉子剪掉了,還會再長嗎?它們又不是小壁虎,小壁虎的尾巴斷了,才會再長新的呢?!睅r巖說著自己的推理?!拔覀冊俚葞滋炜纯矗降讜鯓??”其他同伴都這樣認為。
到了第五天,孩子們果然有了驚奇的發(fā)現(xiàn),被剪掉的頂葉旁邊好像是泛出一點新綠了。孩子們對于寧寧的猜測也有了一定的贊同。
第八天,新葉子真的長出來了,已經(jīng)能非常明顯地看到,孩子們都瞪大了自己好奇的眼睛,仔細地看著,談論著。
原來,這就是有趣的“側(cè)生”現(xiàn)象。
(七)記錄——留下美好的回憶
在和臘梅樹親密接觸的漫長過程中,孩子們在老師的帶領(lǐng)下,在自己積極主動的參與下,他們目睹了臘梅樹的花開、花落,長葉、“側(cè)生”等許多有趣而有意義的現(xiàn)象。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也用自己特有的方式(繪畫)記錄下自己的觀察發(fā)現(xiàn)。老師在孩子的記錄基礎(chǔ)上,和孩子們進行了面對面的交流,把他們的想法再用文字的形式加以補充。對于孩子們每一個欣喜的發(fā)現(xiàn),老師也用相機記錄了那一幅幅美好的畫面,讓這些收獲永遠留在孩子們的心間。
一棵臘梅,原本是那樣的不起眼,但在孩子們的探究中,它展示了大自然神奇的奧秘和勃勃生機。
【案例評析】
1.問題是探究的源泉
問題是認識世界、探索世界的開端,發(fā)現(xiàn)了問題,才有探究的欲望。關(guān)注臘梅,是從孩子們的疑問開始的?!靶」笔桥D梅樹的花苞還是種子?有花苞,它到底什么時候開花?花謝了,會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這一系列的問題,激起了孩子進一步探究的濃厚興趣。
2.猜想是探究的基礎(chǔ)
猜想本身就是一種思考。猜想為幼兒的探究指出了一個方向,是探究的基礎(chǔ)。
當孩子們產(chǎn)生疑問的時候,老師沒有直接告訴答案,而是讓孩子們大膽來猜想,把自己的猜想和同伴來分享。如有的猜,花寶寶是臘梅樹的種子,因為花一般在春天開放;有的猜,頂葉剪了就不會長新葉子了。有了一個個的猜想,孩子們才更期待自己每天的觀察發(fā)現(xiàn)。
3.觀察是探究的翅膀
觀察并不是簡單地通過眼睛看這種單一的活動,它是集視、聽、嗅、觸等多種感官于一體的綜合活動,并且和思維活動緊密結(jié)合,所以觀察不僅是一種方法,它更是一種能力。孩子們對臘梅樹的生長過程有了興趣以后,他們每天都會親自去觀察,看一看,花苞是不是開了,它是什么顏色?聞一聞,臘梅花是什么味道?輕輕地去數(shù)一數(shù),臘梅花是幾個花瓣?同時,孩子們還在默默思考:臘梅開花與天氣的變化有關(guān)嗎?通過孩子長時間的觀察發(fā)現(xiàn),天氣越冷,臘梅花開得更艷。這一切知識經(jīng)驗的獲得,都是孩子們親歷觀察的結(jié)果。
觀察讓孩子們的探究多姿多彩。
4.實驗是探究的力證
實驗是科學探究的又一重要環(huán)節(jié)。孩子們在對自己的猜想進行進一步驗證的時候,他們會像科學家一樣專注投入。無論事實和他們先前的猜想是否一致,對幼兒來說都是很有意義的。如果幼兒發(fā)現(xiàn)事實證明了自己的猜想,他們一定會驚喜萬分,反之,也許會感到很意外,但這種意外能給他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并沖擊其固有的猜想。實驗不斷強化著幼兒的價值觀:相信事實。
5.等待使探究更深入
耐心等待是我們培養(yǎng)孩子科學探究品質(zhì)的又一重要態(tài)度。了解植物的生長及生長規(guī)律,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臘梅樹從掉葉,到有花苞,再到開花,接著花落,再到長新葉,前后經(jīng)歷好長時間。孩子們在觀察到一絲變化的同時,又有新的關(guān)注點、探究點,但植物的生長變化不能及時發(fā)現(xiàn),這就需要孩子們耐心等待,一切以看到的事實來證明。
6.記錄使探究更詳實
記錄可促進幼兒思考,記錄可成為幼兒探究歷程的見證。在整個漫長的觀察過程中,孩子們積極性很高,他們每隔幾天就會去觀察,可是今天看到的變化,明天又會不一樣。所以,把觀察到的記錄下來不僅有助于調(diào)動孩子的探究積極性,還使孩子們通過對事物的客觀描述完整而直觀地感受到植物生長的特點與規(guī)律。
7.互動使探究更智慧
真正的探究應該是教師和孩子們一起經(jīng)歷的,這就有了同伴與同伴之間的互動,孩子與老師之間的互動。
在這個階段,孩子們不斷提出自己的想法,并設(shè)法向別人說明,或是設(shè)法說服別人,這是一種重要的思維過程。當孩子們有了自己的疑問,他會和自己的同伴討論、交流。臘梅樹上的“小果果”是什么?孩子們之間有不同的猜測,他們之間發(fā)生了觀點上的沖突,這時,他們想到了老師,想求助老師給與答案,但老師的一個提示 “你們可以自己動手去試一試”,讓孩子們有了進一步探究的興趣。接下來的一系列探究活動,都是在孩子的討論、交流和老師的有意設(shè)疑中展開的。正是大家一次次的互動,才使整個探究活動充滿了樂趣和魅力。
【案例反思】
1.讓幼兒的探究從身邊開始
介于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特點,決定了幼兒對科學的探索內(nèi)容是有選擇的,因為孩子的學習離不開興趣和經(jīng)驗。而那些貼近幼兒生活的或是他們身邊常見的事物以及身邊發(fā)生的事情正是興趣和經(jīng)驗的發(fā)源地,所以,幼兒園科學教育目標與內(nèi)容中明確指出:要培養(yǎng)孩子對周圍事物、現(xiàn)象感興趣并對其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讓孩子們的科學探究從身邊的事物開始。
2.讓幼兒像科學家一樣親身經(jīng)歷探究的過程
科學的本質(zhì)是探究,它不僅定位于“科學過程”“動手操作”“讓兒童參加活動”,而且要求幼兒使用觀察、推理、假設(shè)等手段,運用以邏輯、想象及證據(jù)為基礎(chǔ)的思維來形成并修正科學解釋,交流并鞏固自己得出的結(jié)論。因此,科學探究應注重幼兒對結(jié)論獲得過程的探索,重視幼兒在探究過程中的體驗和收獲,只有這樣,才能使他們真正體悟到科學的真諦。
3.讓幼兒自主地探究
建構(gòu)主義學習觀認為,學習是建構(gòu)內(nèi)在心理表征的過程,幼兒基于已有經(jīng)驗,通過與外界的相互作用來獲取和建構(gòu)新知識,并賦予經(jīng)驗以意義。因此,科學探究教育必須真正把幼兒作為學習的主體,充分尊重幼兒的探究自主性。在科學探究過程中,教師要相信每個幼兒都蘊藏著巨大的探究潛能,應該為幼兒創(chuàng)設(shè)充分的條件,提供足夠的時間,讓幼兒充分探究,獨立思考,大膽嘗試,讓幼兒真正回歸學習主體的地位。當幼兒思維受阻時,教師不要急于為幼兒提供解決問題的具體方法,而要鼓勵幼兒繼續(xù)探索,嘗試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使科學探究成為幼兒主動參與建構(gòu)的過程,同時使幼兒從中獲得成功解決問題的愉悅感,形成積極探究問題的良好品質(zhì)。
昨天訪問: 187730 ?| ?今天訪問: 103287 ?| ?本月訪問: 6634792 ?| ?上月訪問: 6788709 ?| ?訪問總數(shù): 213670876
?Copyright? 2019-2024 金壇教育服務 蘇ICP備06023074號